2008年5月30日星期五

年轻赌徒越来越多(29-05-2008)



年轻赌徒越来越多
(全国预防嗜赌理事会问卷调查)

“调查显示,国人在本地和国外的牌桌上赌博的比例在三年内增加三倍,从2005的3%增至今年的9%,而国人最常投注的万字票、多多、大彩的赌博比例则降低了。” 

“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在一年内曾参与某种形式的赌博,但49%至54%的人认为买万字票、多多、大彩和打麻将,是“消遣活动”,不是赌博。

全国预防嗜赌理事会主席林福山说,这项调查意味着,理事会必须让公众明白,将赌博视为消遗活动时,背后潜在的危机是什么。”

                 廖淑慧.报道



  23岁的符新如六年前在朋友的介绍下开始赌球与打麻将,到了买万字票的合法年龄后,也经常买万字票。

  投注万字票、赌球、打麻将等活动对符新如说,是一种消遣,让他消磨周末时间。他每星期会花2元至10元投注万字票,而赌球和打麻将则是每两三个星 期一次,都是等朋友问他时,他才会赌。

受访年轻人
把赌球当赚快钱方式

  他说:“这是赚快钱的方式。我通常在球赛下注100至200元,如果赢的话,我在45分钟内就能赚到200元这可观的数目。如果我半工半读兼职的话,可能要花更久的时间才能赚到200元,甚至都没可能这么快赚到这笔钱。”

  尽管如此,他担心有一天会陷入赌海,欲罢不能。

  24岁的陈韦杰在15岁那年就和朋友开始一起赌球,比符新如的“开赌”年龄来得更早。除了赌球,陈韦杰也在18岁那年就开始买多多。不过,现在的他已不再赌球,只有在路过投注站时,才进去买多多。

  像符新如和陈韦杰年纪轻轻就涉足赌博的国人其实不少,根据全国预防嗜赌理事会(National Council on Problem Gambling)最新的调查结果,75%的受访者 在24岁或以下就开始赌博,而每10人当中,有7人在30岁前就定期每星期至少赌一次,同比三年前的调查数据来得多。


  全国预防嗜赌理事会在去年11月到今年1月,对2300名18岁以上的新加坡公民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国人赌博的程度与形式。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在一年内都曾参与过某种形式的赌博,但49%至54%的人认为买万字票、多多、大彩和打麻将,是“消遣活动”,不是“赌 博活动”。

  受较高教育与收入高的国人参与赌博的比例减少,24岁或以下开始赌博的年轻人的比例却上升,但整体上,参与赌博活动的人数没有显著的变动。

  调查也显示,国人在本地和国外的牌桌上赌博(table gambling)的比例在三年内增加三倍,从2005的3%增至今年的9%,而国人最常投注的万字票、多多、大彩的赌博比例则降低了。此外,国人在赌球时的中位数(median)下注额也下降一半,从2005年的 200元减低至今年的100元。

  全国预防嗜赌理事会主席林福山说,这项调查意味着,理事会必须让公众明白,将赌博视为消遣活动时,背后潜在的危机是什么,同时也针对年轻人赌博的问题,进行病态赌博辅导、公共教育及提高年轻人对赌博造成的害处的认识。

  理事会青少年委员会主席孙舒珊也透露,理事会向来都支持各项教育与伸展计划(Youth Outreach Programme),以提高中小学生对病态赌博的认识,而这些计划针对的学生人数已超过1万2000人。因此理事会接着将发起以大专生与年轻成人为对象的教育与伸展计划。




预防嗜赌新计划陆续推出


拨300万元传达赌博害处



  全国预防嗜赌理事会将在2008/2009年实行以下新计划:

@ 投入300万元的公共教育经费,尤其配合来临的欧锦赛与世界一级方程式(F1)赛车赛季,继续以综合性的宣导方式教育公众赌博的害处。


@ 通过16个赌博业者,在350家赌博中心分派传单,传达制止病态赌博的信息。


@ YAH!快乐学堂将在下半年开办病态赌博的课程,训练40名年长者成为防止病态赌博大使,并在明年中之前针对7500人,提高他们对病态赌博的了解。


@ 拉马艺术公司(D' Rama Arts)将在下半年第三度与乐龄机构合作,通过戏剧教育1200名年长者有关嗜赌的害处。


@ 与指定伙伴合作,为自雇人士推出活动。例如,奥利咨询公司将协助理事会推出流动展与短剧,向350名小贩传达赌博的害处。





赌徒年轻化实足堪忧(2008-05-30)

  社会发展、青年及体育部前日公布的调查发现,近25%的受访者在不到18岁时就开始赌博,比2005年的调查增加了10%。而且,约70%在30岁之前,就已经开始定期赌博,每星期至少一次,比2005年的比例同样增加了10%。

  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视野的不断开阔,在很多领域,年轻化已是大势所趋、无可阻挡。然而,在赌博这一领域,我们认为,这两个10%背后的年轻化却不令人欣慰,值得引起深思、警醒。

  政府部门的调查并未公布赌徒年轻化之势愈演愈烈的肇因。但概而论之,应该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这显示了与三年前相比,年轻一代面临的外部赌博环境的诱惑更趋强大。赌博合法化造成外在道德压力的松懈,人们仅仅以年龄来作为能否合法参与赌博的标准,而并非是老少昔日皆应遵守的道德通识。两座附带赌场的综合度假胜地行将建竣,人们对其刺激经济发展、带动消费与旅游的期待甚高,从而也扩大了对赌博的容忍度。而继赌球合法化后,将在本地开跑的F1赛车也已经可以开盘下注。赌博与体育、赌博与经济存在难以切割的暧昧关系,既污染又推动,下注产品越来越多、渗透力越来越强,赌博的年轻化亦是在所难免。

  其次,赌博手段的发展与演变更加“亲年轻人”。这三年来,网络经济和网络服务更新换代、突飞猛进,年轻一代既善用科技成果,也多沉迷其中。基于巨大的市场潜能和商业利益,网络中的赌博游戏可谓花样百出、千变万化、触手可得。很多非法网上赌博更与体育竞技紧密联接,更容易在热衷体育的年轻人中攻城掠地,年轻人在网上冲浪的同时,也逐渐冲掉心理防线,沦为网络赌博的俘虏而不自知。对于存在数码鸿沟的长辈,要想控制或禁止孩子网络赌博,绝非易事。

  根据医学专家的研究,滥赌者通常可以分成“行动型赌徒”和“逃避型赌徒”,前者多数从小受影响,在成长期间赌博已是生活一部分,成为其下意识的行动。“逃避型赌徒”多是年纪较大才开始赌博,也多是因为生活上碰到其他问题而借赌博逃避现实。通过解决造成赌博的婚姻、家庭、就业等各种问题,就有比较大的机会来帮助他们戒赌。年轻人比成年人染上赌瘾的几率高一倍,越早上瘾,成长后要戒赌就越困难。

  显然,制止赌徒年轻化、出现更多“行动型赌徒”的趋势,不能等到问题出现后才亡羊补牢。全国预防嗜赌理事会在这一方面责无旁贷,也任重道远,需要掌握青少年参与赌博的心态、模式,然后协同社会体系,对症下药。赌博手段日新月异,以堵制赌已不可取,需要从心入手,帮助他们培养人生智慧。知道远离赌博为上,懂得适可而止、见好就收为次,越陷越深、无法自拔的嗜赌为害最大。

  对赌博年轻化的问题,人们也应用更大的格局、更广的视野看待它对整体社会可能造成的影响。我们生活的是一个与过去大不相同的社会,经济活动频密,股市搏杀、房市炒作,暴利瞬间可得,巨大的刺激令人目眩,渗透到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也逐渐影响和改变下一代的价值观。其中的“赌博”精神,有其理性的经济规律,也有狂热的听天由命。对于年轻人而言,基于人生经验的匮乏以及专业知识基础的薄弱,往往只看到最终丰硕的成果,认定其中蕴藏巨大的宝藏,通过赌博的方式就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得。

  防止年轻人陷入赌博的病态,自是要务。而如何避免年轻人沉溺赌博的心态,形成一种生活模式,万事心存侥幸、期待一本万利,贯穿在未来的行为举止之中,那才更会是整个社会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