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赌徒越来越多
(全国预防嗜赌理事会问卷调查)
“调查显示,国人在本地和国外的牌桌上赌博的比例在三年内增加三倍,从2005的3%增至今年的9%,而国人最常投注的万字票、多多、大彩的赌博比例则降低了。”
“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在一年内曾参与某种形式的赌博,但49%至54%的人认为买万字票、多多、大彩和打麻将,是“消遣活动”,不是赌博。
全国预防嗜赌理事会主席林福山说,这项调查意味着,理事会必须让公众明白,将赌博视为消遗活动时,背后潜在的危机是什么。”
廖淑慧.报道
23岁的符新如六年前在朋友的介绍下开始赌球与打麻将,到了买万字票的合法年龄后,也经常买万字票。
投注万字票、赌球、打麻将等活动对符新如说,是一种消遣,让他消磨周末时间。他每星期会花2元至10元投注万字票,而赌球和打麻将则是每两三个星 期一次,都是等朋友问他时,他才会赌。
受访年轻人
把赌球当赚快钱方式
他说:“这是赚快钱的方式。我通常在球赛下注100至200元,如果赢的话,我在45分钟内就能赚到200元这可观的数目。如果我半工半读兼职的话,可能要花更久的时间才能赚到200元,甚至都没可能这么快赚到这笔钱。”
尽管如此,他担心有一天会陷入赌海,欲罢不能。
24岁的陈韦杰在15岁那年就和朋友开始一起赌球,比符新如的“开赌”年龄来得更早。除了赌球,陈韦杰也在18岁那年就开始买多多。不过,现在的他已不再赌球,只有在路过投注站时,才进去买多多。
像符新如和陈韦杰年纪轻轻就涉足赌博的国人其实不少,根据全国预防嗜赌理事会(National Council on Problem Gambling)最新的调查结果,75%的受访者 在24岁或以下就开始赌博,而每10人当中,有7人在30岁前就定期每星期至少赌一次,同比三年前的调查数据来得多。
全国预防嗜赌理事会在去年11月到今年1月,对2300名18岁以上的新加坡公民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国人赌博的程度与形式。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在一年内都曾参与过某种形式的赌博,但49%至54%的人认为买万字票、多多、大彩和打麻将,是“消遣活动”,不是“赌 博活动”。
受较高教育与收入高的国人参与赌博的比例减少,24岁或以下开始赌博的年轻人的比例却上升,但整体上,参与赌博活动的人数没有显著的变动。
调查也显示,国人在本地和国外的牌桌上赌博(table gambling)的比例在三年内增加三倍,从2005的3%增至今年的9%,而国人最常投注的万字票、多多、大彩的赌博比例则降低了。此外,国人在赌球时的中位数(median)下注额也下降一半,从2005年的 200元减低至今年的100元。
全国预防嗜赌理事会主席林福山说,这项调查意味着,理事会必须让公众明白,将赌博视为消遣活动时,背后潜在的危机是什么,同时也针对年轻人赌博的问题,进行病态赌博辅导、公共教育及提高年轻人对赌博造成的害处的认识。
理事会青少年委员会主席孙舒珊也透露,理事会向来都支持各项教育与伸展计划(Youth Outreach Programme),以提高中小学生对病态赌博的认识,而这些计划针对的学生人数已超过1万2000人。因此理事会接着将发起以大专生与年轻成人为对象的教育与伸展计划。
预防嗜赌新计划陆续推出
拨300万元传达赌博害处
全国预防嗜赌理事会将在2008/2009年实行以下新计划:
@ 投入300万元的公共教育经费,尤其配合来临的欧锦赛与世界一级方程式(F1)赛车赛季,继续以综合性的宣导方式教育公众赌博的害处。
@ 通过16个赌博业者,在350家赌博中心分派传单,传达制止病态赌博的信息。
@ YAH!快乐学堂将在下半年开办病态赌博的课程,训练40名年长者成为防止病态赌博大使,并在明年中之前针对7500人,提高他们对病态赌博的了解。
@ 拉马艺术公司(D' Rama Arts)将在下半年第三度与乐龄机构合作,通过戏剧教育1200名年长者有关嗜赌的害处。
@ 与指定伙伴合作,为自雇人士推出活动。例如,奥利咨询公司将协助理事会推出流动展与短剧,向350名小贩传达赌博的害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