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8日星期二

安全仍然第一(2008-07-08)




安全仍然第一
(2008-07-08)


  一名新加坡管理大学学生,与同学乘帆船出海训练,意外坠海,结果因不谙水性,身上也没穿救生衣,不幸溺毙。这起发生在近日的海上悲剧,令人回想去年11月底,我国龙舟队在柬埔寨比赛时发生的惨案:龙舟翻覆,五名队员在暗涌的水流中丧生。

  这两起意外都令人深感叹惜,因为生命是宝贵的,而罹难的都是年华正茂、本该有大好前程的年轻学子。他们的惨遭不测,不仅让家人的伤痛难以弥补,甚且也是国家的损失。

  近期发生的海上意外,5月间在国会中引起辩论的校车装置安全带问题,以及近来还是一再发生的工业意外,尽管性质不同,但其实都给新加坡人敲响了警钟:对于人命安全,我们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吗?我们的安全意识,是否逐渐在松弛怠懈之中?

  这让我们记起,新加坡早年曾经发起过一项“安全第一”运动。这是一项全民运动,宣传短片在电影、电视中广泛播放。运动引起了人们对家居安全、公路安全和工业安全等课题的关注。1977年5月,新加坡立法规定,汽车上一定要装上安全带。

  什么是“安全第一”呢?那是指“安全”的考量必须超越其他因素,比如是否会多花钱、影响效率、带来不便等等。所谓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伤亡意外一旦发生,多少事前的理由和事后的辩护都显得苍白。任何意外的发生,都应绝对避免!

  是的,谁也不希望看到意外的发生,而一旦出了事故,负责任的做法是彻查原因,避免重犯。调查与建议也必须就事论事,要科学地论证,因果也要分明,那样才可以亡羊补牢,对症下药。然而,针对上述几个范畴的意外,统计数字或许是下降了,但却也不无令人感到遗憾的地方。

  最遗憾的,就莫过于每每等到致命的事件发生后,才引起社会关注:工业安全如此,校车安全如此,如今水上运动的安全也是如此。显然的,对于安全的意识,一般的态度是不够积极的——没有把“安全”放在首位。

  比如校车的安全带问题,便是在公路意外中学童不幸丧生之后才引起讨论的。这比汽车安全带的立法迟了30年,而在意外发生之前,谁也没提出过学童在校车里嬉戏跑动的情况,比汽车载客还惊险百倍。

  再者,对于任何安全措施固然都有专业、技术上的一套准则,但事情的关键也在于:这是否已把所有能出意外的因素都考虑在内?

  比如帆船手与龙舟队的意外,事后都有一种说法认为,从事该种运动、在那样的情形下,参与者不一定须穿上救生衣。但意外的发生,显示必然有地方出现差错:是条规不够严谨吗?是主办当局没有严格要求,或运动员没有注意遵守?总之,“安全”在这里并没看作是第一件大事。

  最后要指出的是,以上几个范畴的安全问题,都不是今天才出现的新问题。换句话说,都已有相关的法律或规则可以遵守:比如公路驾驶与安全带的配套;比如帆船总会有一套“标准操作程序”。在工业安全方面,2005年3月间人力部便曾推出“零事故”的职业安全与卫生框架。当时人力部长黄永宏医生率团到瑞典、英国、法国和德国考察之后,宣称新加坡有必要制订一套与以往“彻底不同”的安全架构。

  那么,为什么事故还是发生了?出错的原因在哪里,是否有可能确保同样事故不再发生?我们相信,这里牵涉的是社会上普遍安全意识的建立,人人要把安全的考量放在一切之上。也许,我们需要另一次认真推行的安全第一运动。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