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7日星期四

作文题目

1. 在你的生活中,曾发生一件令你感到遗憾的事。你当时的感受如何?如果有机会重新再来,你将如何处理这件事?

2. 你和家人原本拟定好一些计划,要好好度过一个周末长假。但是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却搞砸了这些计划。试描述整件事情的经过,以及你的感受。

3. 有人说:我国的年轻人都过于受到保护,经不起生活的考验,我非常同意这个说法。

4. 为了鼓励孩子用功读书,获取好成绩,有越来越多的家长,不惜以金钱为诱饵。试写一封信给你的朋友和他谈谈你的看法。

5. 试以狮城中学学生理事会主席的身份,写信给金华警署警长,请他针对防止青少年染上烟瘾的话题,来学校作一个专题演讲。

6. 你和几名小学同学在教师节拜访了一位小学老师,试写那次拜访老师的经过和感想。

7. 有人说:我国的年轻人都过于受到保护,经不起生活的考验,我非常同意这个说法。

8. 在我国,父母为子女聘请补习老师已经成为一种风气。试谈谈你的看法。

9. “假期的一天,我在东海岸玩耍。忽然,看见岸边漂来一个透明的玻璃瓶子……”

10. 你在参加课程辅助活动时,与合作的同学起了争执,过后取得和解。试叙述事件的经过,以及你的感受。

11. 你和家人原本拟定好一些计划,要好好度过一个周末长假。但是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却搞砸了这些计划。试描述整件事情的经过,以及你的感受。

12. 我的自述

13. 我最怀念的一个朋友

14. 在你的生活中,曾发生一件令你感到遗憾的事。你当时的感受如何?如果有机会重新再来,你将如何处理这件事?

15. 近几年新加坡学生面对很大的压力。试以爱华中学学生理事会主席的名义写一封信给教育部学生辅导处主任,邀请他在周会上向学生讲解应如何面对和减轻压力的方法。

16. 试以狮城中学学生理事会主席的身份,写信给金华警署警长,请他针对防止青少年染上烟瘾的话题,来学校作一个专题演讲。

17. 试写一封信给你的小学同学,告诉他你第一天上中学的情形。

18. 假设你的小学同学因中一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感到沮丧,试写一封信去安慰他,并告诉他正确的读书方法。

19. 你的同学因代表校队参加羽毛球比赛卫冕失败,情绪低落。试写一封信去安慰他。

20. 为了鼓励孩子用功读书,获取好成绩,有越来越多的家长,不惜以金钱为诱饵。试写一封信给你的朋友和他谈谈你的看法。

21. 报章报道:一对学生情侣在巴士上拥吻,引起旁人的不满。试写出你的感想。

22. 报章报道:一名少女跟家人起冲突后,一时气愤,便离家出走。试谈谈你对这则新闻的看法。(4/95)

23. 报章报道:越来越多人通过互联网进行欺骗,使不少无知的青少年上当。试谈谈你对这则新闻的看法。(6/03)

24. 不少青少年认为父母和子女之间缺乏沟通。你同意吗?为什么? (11/01)

25. 光明联络所将举行一个盛大的文娱晚会,以庆祝建所周年纪念。假设你是狮城中学华文学会秘书,试写一封回信给该所秘书,答应提供一个具有民族色彩的节目,并说明节目名称。内容和表演时间的长短。(1987/MAY)

26. 近几年新加坡学生面对很大的压力。试以爱华中学理事会主席的名义写一封信给教育部学生辅导处主任,邀请他在周会上向同学讲解应该如何面对压力和减轻压力的方法。(2001/MAY)

27. 试写一封信给新新电视台的节目监制,告诉他你对某个广受年轻人欢迎的节目表示赞赏,指出该节目吸引年轻人的地方,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2003/MAY)

28. 试以一个居民的身份,写一封信给东林居民委员会主席,向他建议多组织一些适合青少年参加的活动。(1990/NOV)

29. 谈谈少年犯罪事件产生的原因以及它的影响(5/2000)

30. 我国有很多学生流连于电子游戏中心,试针对这种现象,谈谈你的意见。(4/94)

31. 有人认为我国所有的学校都应改为全日制。你对这个说法有什么意见?试写出你的看法。(4/89)

32. 报章报道:我国中学生的纪律问题日益严重,辱骂老师、打架斗殴等事件屡见不鲜。试针对这个问题,谈谈你的感想。

33. 假如你是“关心信箱”主持人,有一名男生因对自己肥胖的身材不满意,给你写信倾诉自己的苦恼。请你写封回信安慰他。

34. 互联网对中学生的利与弊。

35. 写一封信给你住在外国的表哥,向他叙述我国最近屡屡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并提出你的看法。

36. 一个中学生在学校谈恋爱,被老师发现后通知了家长,这个学生知道后,竟然跳楼自杀了。试写一封信给你的朋友,就此事与他交换意见。

37. 你即将中学毕业,与同学依依惜别之情难以言表。试写一封信给你最要好的一位同学,向他抒发这种情感。

38. 青少年不爱回家的问题,在我国非常普遍。试写一封信给你在外国的笔友,向他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39. 朋友越多越好吗?

40. 近来,青少年穿耳洞的想象越来越普遍。试给《名报》副刊编辑写封信,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41. 试写一封信给你在外国的笔友,向他介绍我国中学生爱到快餐店温习功课的事情,并谈谈你的看法。

42. 报章报道:17岁以下的青少年晚上11时过后在外游荡,若让巡逻警察遇见,就会把情况通知他们的父母。试谈谈你对这项措施的看法。



青少年安全意识问题

为青少年的安全意识打分!

女学生溺水事件、校园兴起暴力游戏等,这些事件让人不禁要想。青少年的安全意识是否不足?                  

报导:黄亿敏)


新闻背景


 上个月,四名学生下水沟捡一个掉落的书包,后来下雨了,他们躲在桥下避雨。没想到桥下水位迅速高涨,突如其来的急流把四人都冲走,其中三人被冲到4公里外后获救,另一名不会游泳的女生221」、时后,在距离出事地点5公里外的班丹河口发现。死者是育林中学中二学生许嘉惠《14岁)

 另外,本地一名女生遭学姐威胁,如果不付遮羞费,“乐捆”( Happy Slapping)的录像将放上YouTube。据《新报》了解,这群学姐与受害者小珍同属一个课外活动组,认为小珍散播有关她们的谣言,而要求她接受她们“乐掴”的条件。女生为了平息事件,答应了学姐的要求。

饱受委屈的小珍,以为“惩罚”后就平安无事了,但是其中一名学姐竟然在事后发简讯给她,要挟她付遮羞费,不然就把她裸露被打的录像放上网。警方目前还在调查中。

此外,据了解,校园其他暴力游戏包括:“Taupok”(即人压人的游戏)、下体撞柱子、吹炸大气球、冰块倒身上、虫子丢衣内等。

青少年怎么说

王纬瑜(17岁,南洋理工学院)*

  本地青少年安全意识指数:“本地青少年安全意识肯定不够,你看有多少人乱过马路就知道情况有多严重。青少年好玩,不顾后果,认为出事的人肯定不会是自己。

  从前,听说过有女生拿刀片互相割手,她们是为了好玩,一边玩一边笑,看谁割得比较大、比较深。她们这么做,只是为了引人注目。还有,男生生日时,其他20几个朋友就去打他,寿星同学还在那里笑呢。其他同学看了,没有阻止,可能怕破坏他们‘玩乐’。

  其实,青少年是因为年纪还小,不懂事,才会这么玩,长大了自然就会明
白,也会收敛。现在无论怎么劝阻,应该是听不进的。”

张丽凤(16岁,辅华中学)
本地青少年安全意识指数:***

  “其实,青少年是懂事的,能够分辨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但为了吸引他人目光,或逞英雄,就去做些危险的事,例如比赛看谁先过马路。有时,一些青少年也怕被‘left out’(冷落),所以就硬着头皮做危险的事。

  最近发生了女生溺毙事件,但或许正逢考试季节,所以老师说得不多。我父母没有和我提起,这是因为他们对我很放心,知道我有分寸,不会做危险的事情。

  过去,学校会安排一些活动,如交通安全讲座等,老师也有讲,但可能忠言逆耳,大家都听腻了,不当一回事。或许,不见棺材不流泪,等到真的出事了,才会吸取教训。”

孙玲珊(14岁,中正中学(义顺)
本地青少年安全意识指数:***半

  “每个人都是重视自己生命的,但有时可能会因一时疏忽,酿成意外。例如最近报道的校园内流行的暴力游戏,显示青少年是好奇贪玩的,所以学校必须加强教育。
我认为师长不应有‘保护主义’,避免和青少年谈这些危险的事,认为少谈及,我们就不会去尝试。不要把我们当温室里的小花,青少年应该多了解,加强知识才是预防危险的最佳措施。

  例如,前阵子有个同学因成绩不理想而想要自残,周围同学知道那是危险的事,纷纷阻止。拥有安全意识,青少年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周围的好朋友。”

罗俊勇(14岁,南侨中学)
本地青少年安全意识指数:***

  “对于什么叫‘危险’,青少年是一知半解的,因为不知道后果可以变得很严重。很多时候,因觉得好玩、无聊或为了打发时间,一群人就开始玩闹,但如果玩起暴力游戏或到水沟里玩等,原本单纯的游戏就变危险了。

  女生溺水事件之后,新闻又报道,竟然有9名学生明知故犯,还在水沟玩
闹,根本没有吸取教训,认为事不关己。

  我听说一些学生玩游戏时,可以玩得很‘疯’,例如和同学打赌、互相下挑战书,要对方站在马路中间、从高处跳下等,这些都是很危险的,千万不能因玩笑而以身犯险。”


想一想:


1、为什么青少年做事比较不注意安全?
2、你看到同学在做危险的事,如乱过马路,你会有什么反应?
3、你有什么建议,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安全意识?




充耳不闻才是真正的危险              

黄亿敏

  几年前,中国一项调查发现,当被问到“如果上学快迟到了,在过马路时正好赶上红灯!你会怎样”时,四成的学生选择继续过马路。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少年儿童的规则和安全意识相当薄弱,这也是导致意外事故容易发生的原因。调查显示,他们因自身行为而引起的安全事故,比例很高,例如骑脚踏车带人的发生率是46.6%,骑车逆行为占24.6%,在马路上玩耍为21.9%,翻越隔离栏杆为19.8%。

  我请受访学生列出本地青少年最常见的危险行为,答案都是:乱过马路。马路如虎口,但青少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个问题值得关注,因为正如以上调查结果一样,这样的行为是不负责任的,不只是让自己走入危险,也危害他人。

  另外,根据前几天的新闻报道,在水沟溺毙事件发生后,死者的学姐在博客上骂死者“该死”,引起了轩然大波。学姐原本要灵堂道歉,却遭20多名学生拉到多层停车场施“私刑”,被打半小时。这又是另一起缺乏安全意识的例子,即使博客字眼不恰当,但变相的“仗义”行为,始终是暴力,伤害他人,更不恰当。

  青少年的安全意识,不应只是对自我的保护,也应该延伸至对周围的人。

  记得我的小学老师会时刻提醒,灌输安全意识,例如上美工课时,和同学讲话,要先把手上的剪刀放下,不要把刀尖面向同学;同学向你借剪刀、刀片等,一定要好好拿给对方,千万不能丢向同学等等。提高安全意识,人人有责。

  很多青少年,认为自己懂事了、独立了,知道辨别安全和危险。可是,当一群人以游戏为出发点时,可能稍微不留神,乐极生悲。生活中的危险处处,一只虫子、一根鱼骨、一个陌生人、一点火星等,随时可能酿成悲剧。可是,青少年对师长反复的劝告已“麻木”,听不进了。

  青少年是好玩,但别玩出火,付出代价后,那可一点也不好玩了。这句话,你应该也听过了,如果还继续充耳不闻,那才是真正危险的。


年轻酒鬼越来越多?

年轻酒鬼越来越多?

  年轻人到夜店受到朋友和周遭环境的影响,更早接触酒类饮品,容易导致他们染上酒瘾。

  Bourbon Coke,Vodka Ribena,Whisky Green Tea......这些名字看似普通的饮料其实掺了烈酒,也是时下一些年轻人光顾夜店时爱喝的饮料。由于烈酒的酒精成分可高达40%,比起酒精含量5%到20%不等的啤酒和红酒,一个晚上几杯下肚,喝掉的酒精有多少,可想而知。

  2004年的全国健康调查显示,染上酒瘾的国人从1998年的5.1增加到近10% 。在10名男性酗酒者当中,就有两名是年龄介于18到29岁的年轻人,而10名女性酗酒者当中,有1名是这个年龄层的人。

  一些受访的年轻人觉得,“如果你的朋友都到酒廊喝酒,你不去的话,会显得很不合群”。心理卫生学院戒瘾医学科医生郭松则指出,“只把喝酒当消遣活动的人当中,有10%最终可能会染上酒瘾。”

想一想:

  本地夜店越开越多,也有越来越多年轻人把泡夜店当成一种生活方式,你觉得年轻人去夜店时一定要喝酒吗?懂得节制,和年龄大小有没有关系?


青少年如何疏解压力?

作文题目:

根据一项保健调查显示,受访的学生当中,有66%自认面对压力。身为一名学生,你为何觉得有压力?你又如何疏解压力?

  张磊医生(40岁)大力推荐美国著名人际关系学家与成人教育学家戴尔·卡耐基的著作《人性的弱点》(中国发展出版社)。他认为此书带领读者走进健康人生的生存之道。他说:“医疗不如书疗,现代人很多都生活在压力和竞争之中,日久之后,很容易罹患疾病,此书通过生动具体的实例分析,教导人们面对和摆脱生活、工作、健康、金钱、事业等方方面面的困境,乐观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这本书同时也教导与人和睦相处以及如何击败忧虑,读此书可以使我们对生活更有信心。”

――――――――――――――――――――――――――――――――――

  以新加坡如此一个算是富裕的小国来说,贫病疾苦并不是普遍问题,但是,在高度竞争又要事事求好的环境里,生活压力和面对挫折的焦虑感,则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与其说是“有钱没钱”的问题,不如说是整个社会如何看待这个现象的问题。

――――――――――――――――――――――――――――――――――
  
  笔者曾参观过本地举办的盆栽及盆景展览会。不久前,裕华民众俱乐部的盆栽学会,展出虽不很大规模,但却非常成功。尤其是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的商业社会,还有这么多人能放下紧张的生活,观赏桌上的山水、农舍、溪流小桥、老叟松鹤、羡鱼樵归。这种境界使精神得以升华,神游其中。展览厅中的花香氤氲,胡筝播出流水声,令人遐思,仿佛离开人间,已到达了仙境,怡然自得。

――――――――――――――――――――――――――――――――――
  
  台北受虐女童重伤后被医院当人球踢的事件,现在不但已演变成政治事件,冲击医疗体系的公信力,舆论更开始关注台湾新世代医生的医德问题。

  有的媒体甚至把台湾年轻一代医生称为“草莓世代医师”,即外表看起来很漂亮,内在却非常软弱,畏苦怕难,赚钱至上,把自己当成上班族,医师四大誓言全部置之脑后。

  事缘调查发现,头部被醉父摔成重伤的邱姓女童1月10日凌晨送到台北市仁爱医院时,急诊室医师四度与值班的神经外科总医师林致男(32岁)联系,身在医院宿舍的林不但没有前往会诊,还谎称在加护病房调阅女童的头部断层X光片,后来女童因为台北无医院收留、转送100多公里外的台中医院而引起舆论大哗,林还在病历上作不实纪录,企图作假证明自己有看过X光片才作出诊断。

  林致男的谎言撑了一个星期后才穿帮,他在面临极大的压力下终于向调查人员承认,当日因为已经连续值班四五天,实在很累了,所以起不来,不想下楼应诊,于是撒谎造假。但更令许多人难以接受的是,林过后接受电子媒体访问时还理直气壮地为自己抱屈,自认没有疏失,会被处分完全是政治打压,他正考虑脱下白袍、不再行医。

  参与调查工作的台大知名神经外科教授杜永光过后接受媒体访问时就叹息:“林致男是个单纯的大男孩,但也是难以承受压力的草莓族,令人遗憾的是,类似的草莓族世代医师越来越多!”

――――――――――――――――――――――――――――――――――

  曾经有一名年轻的烟客告诉我,抽烟能让他减轻生活压力,人也感觉到比较有精神。他并笑说,饭后一根烟,快活像神仙。香烟对他好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必需品。

――――――――――――――――――――――――――――――――――

  “小六课文删去这么多课,短期来说,是好事,可以减轻压力,但是长期来说,却不好。因为少学了词汇,会直接影响作文,也影响自己口语表达的能力。而且既然会考不考,学生肯定不会学,长远来说,还是会降低学生的华文水平。

――――――――――――――――――――――――――――――――――

  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多,这也可从许多家庭每年到国外度假这个现象看出。凌先生说人们到国外度假是为了松懈身心,以减轻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观点是合理的。可是,当我们把到国外旅行视为生活所需,而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人生享受,这就说明我们对生活的期望确实已经大为提高。

――――――――――――――――――――――――――――――――――

  根据香港太阳报引述日本官方统计分析显示,周一是日本人的自杀高峰期,而愈接近周末,自杀个案亦会相应愈少。分析认为,周一自杀率高和工作压力高有关。日本○三年自杀人数攀升至历史性的三万二千人,平均每天八十八人。

――――――――――――――――――――――――――――――――――

  学习任务重、心理压力大,是青少年网恋存在的原因之一。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平时上学、考试心理压力就很大,老师、家长和他们沟通很少,所以在网上聊天、交朋友是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能毫无顾及地宣泄情感。

――――――――――――――――――――――――――――――――――

  新加坡孩子虽然功课压力大,但是绝大多数都无忧无虑。他们受到父母的爱护和照顾,有如温室里的小花,都是很幸福的一群。尤其把我们的孩子同世界一些国家的穷孩子沦为童工的情况相比,大家应该都感到很庆幸。

――――――――――――――――――――――――――――――――――

  春节长假如何安排?老年人群中有21.7%选择“娱乐打牌”;54.8%的中年人选择居家休息,以缓释平日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而青少年群体则体现出紧追流行的态势和活力,有38.4%的青少年选择了“上网冲浪”。

――――――――――――――――――――――――――――――――――

  当我们谈论保健时,往往是以为只要定期作运动和注意饮食,身体就一定健康了。然而,人们时常忽略的是精神健康也很重要,特别是因为生活越来越紧张,现代人的压力和负担特别大,精神长年累月负荷过重,如果没有适当地减压或调节身心,精神很容易出问题。

  失眠跟压力有关,属于常见的健康问题。现在最常见,也较严重的是忧郁症和精神分裂症。

――――――――――――――――――――――――――――――――――

  所以,你我都要注意松懈身心和舒解工作压力。这不但是为自己的健康着想,也是为了让自己活得轻松、活得开心,活得有意义。

――――――――――――――――――――――――――――――――――

  焦虑可以制造前进动力,也在社会风气和集体意识上制造压力。解决这种财富焦虑,很少人能耐住心性,消弥浮躁,相反逼迫自己追求更多的财富来平息难以满足的焦虑,不然,怎么在这个社会立足?

――――――――――――――――――――――――――――――――――

  出走是因为学习压力太大,根本没有想到父亲已经心急如焚。

――――――――――――――――――――――――――――――――――

  记得不久前,一些新加坡家长曾经向媒体发出怨言,怪目前有太多的外地学生(尤其中国学生)在新加受教育,“威胁”到他们的孩子,因为外地学生将和他们的孩子互争本地名校的学位,也给他们的孩子带来学习上竞争的压力,将来也会竞争工作职位。

――――――――――――――――――――――――――――――――――

  鹰阁和伊丽莎白医疗中心的儿童顾问医生潘汉基受访时指出,小孩头痛主要可分偏头痛和紧张性头痛两种。前者比较严重,发作的频率也较频密,有时须要依赖药物解决问题;后者则较为轻微,通常是功课或生活压力所导致。

――――――――――――――――――――――――――――――――――

  惹兰勿刹集选区议员梁莉莉医生指出,本地每天有7人死于和吸烟有关的疾病,但年轻女烟客仍不断增加,主要原因是来自同辈压力、纾解压力、控制体重和提高个人的社会形象。

――――――――――――――――――――――――――――――――――

  虽然有人说生活压力逼人,新加坡人总是患得患失,越来越不快乐了。

  她不需要将之闷在心里,可以找到一个倾诉/分享的对象,即使是个不认识的人,也是一种压力的舒缓。


青少年看色情网站


美国10到17岁少年,

四成在网上看过色情图文    

2007-02-07

  (芝加哥路透电)美国10到17岁的少年当中,有大约40%接触过互联网上的色情资讯;其中三分之二表示,他们是下载其他资料时无意看到的。

  专家说,网上色情资料比其他媒体的色情资料还要猥亵露骨,对少年的危害也更大。

  新罕布什尔大学的调查报告说,多数时候,美国青少年是在使用文件分享软件下载图像时,有意或无意的接触网上色情资料。

  报告说:“在网上突然看到色情资料,大多数年轻人没有特别不自在,但对一些年轻人来说,冲击还是较大。”

  新罕布什尔大学的这份调查报告在美国儿科学会的二月份学报上刊登,主持调查的研究员于2005年3月至6月间对1500名美国青少年进行电话调查。

  有42%的人报告过去12个月里接触过网上色情资料。

  其中66%说,他们是在拼错网址或回应广告电邮的时候无意碰到色情资料。

  另外三分之一的人则自称,刻意上网寻找色情资料,他们主要是男孩子。这些类年轻人还有其他特性,比如用文件分享软件下载图像、跟陌生人上网谈性、在朋友家用互联网,或是情绪很消沉。

  研究人员说,年轻人对性感到好奇很正常,“而且很多人会说访问X级网站是发育期内的正常行为。”但是一些专家担心,这会损害社会价值观或对性行为的态度,导致乱交、强迫性或不正当行为。



年轻人上网有“三不”

不够小心:在结交网上朋友时

不够关心:对网上非法活动

不够热心:在运用网络媒体的力量造福社会方面         

2007-02-06

游润恬

  年轻人结交网上朋友时不够小心、对网上非法活动不够关心、在运用网络媒体的力量造福社会方面也不够热心。

  今天是互联网安全日(Safer Internet Day)。要着手提高网络安全之前需先了解网民心态。飞跃社区服务昨天公布一项有关中学生上网习惯的调查结果时,指出以上需要关注的三点。

  最令人担忧的是,几乎半数相约网络朋友见面的受访学生,选择单独第一次赴约。

  调查显示,少年最常结交陌生人的地方不是聊天室或博客,而是人气指数高涨的网络游戏如Maple Story等。这些新网友通常都是同学或朋友介绍的。

  为了确定新网友的身份,他们会先查看对方的博客,或通过MSN及电话进行交谈。如果对方的声音听起来跟他自称的年龄符合、谈话内容也没有涉及不规矩话题,他们就认为对方值得信任,可以放心赴约。

学生:反正免费,何不下载?

  参与调查的资深社工沈敬琳说:“年轻人似乎没意识到,博客可以造假,单凭声音也未必猜得准实际年龄。年轻人并没有自己想像中那么聪明。他们以为经过多重‘查证’就一定安全,但这样贸然单独约会,太危险了。”

  另外,调查也显示少年对非法网上活动的概念模糊。随意下载歌曲或软件等是触犯版权的非法行为,但绝大多数受访学生都抱着“反正免费,不拿白不拿”的心态,九成少年不愿意为下载文件付钱。

  问及对非法活动的定义时,一名参与小组讨论的学生说:“只要可以在网上找到的东西就一定是可以合法下载的,如果是非法的早就被拿下来了。”

  调查也发现,学生进入博客和聊天室,更多时候是为了抒发情感及自我表达,希望利用互联网媒体的力量服务社区的人则属于少数。

  参与调查的社工杨永光说:“青少年并没有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潜能。学校或许可以设专题作业,鼓励学生利用电脑知识为社区或同学服务。”

  学生每周平均花17.2个小时上网,但还不至于陷入沉迷的状态。只有少数人(17%)表示没有上网会感到失落和焦虑。不过,几乎每三名学生就有一人无法鞭策自己减少上网时间。

虚拟朋友,不如真朋友好

  受访学生一致认为,上网是为了消遣及娱乐,虚拟空间的友谊绝对无法取代现实生活的朋友。

  问及为什么喜欢跟朋友通电话而不是在网上聊天时,一名学生回答说“要打这么多字很麻烦”。

  飞跃属下服务年轻人的小组“180计划”是在去年3月至7月间,向1200多名中一至中三的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并与16名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飞跃认为,健全的网络生活应该是均衡的,学生一方面得学习使用新媒体,一方面又不能因此荒废学业并忽略家庭及朋友。要安全地周游花花虚拟世界,学生必须机敏地辨别网友来意的好坏。学生上网时也得学习尊重他人的感受及知识产权,并负责任地举报非法行为。如果能利用互联网造福他人,就更锦上添花了。

  社工们昨天在乌节路、兀兰、裕廊东和淡滨尼这四座图书馆里,向公众传达健全网络生活的意识。

  飞跃将在下来一两个月内,到学府及社区举办讲座,向年轻人解释如何使网络生活更健全。

新媒体时代

媒体革命浪潮来势汹汹         

陈迎竹  

2007-01-13

  每一个时代的变迁,总会诱发不同的应对态度,老百姓选择的应对态度会决定个人或家族的荣辱,组织所选择的态度可能影响它的成败,选择留在紫禁城里的皇帝,则要面对改朝换代的风险。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普及的互联网,伴随各种通讯、娱乐等产品,以日新月异的方式,片刻不停歇地更新和创新软硬件技术、产品设计与内容,让哪怕再迟钝的国家,都能感受到这是一股新的媒体革命浪潮,来势汹汹。

  这股浪潮把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发挥到极致,而它带来的巨变将伊于胡底,还看不出来。可以肯定的是,比起人类史上其他的技术/产业革命,只怕是有过之无不及。至今可以确认的变化,就是它打破了平面媒体和传统电子媒体的单向化、喂食化的传播方式,也改变了政府和资本家对主流媒体掌控的绝对优势。而这些变化的革命性就在于,它不只是在技术或传播方式或商业模式上的变异,更将引发政治、文化、社会、道德等全方位的变革。

  全球化的浪潮与新媒体的相互作用,是推动人类朝向崭新的美丽新世界,还是更不确定的未来?

  新媒体所引发的深远影响已非一国政府所能扭转,西方学界提出变更传统学校教程,让孩子从小掌握新媒体技术,避免沦为未来“新文盲”的理论,值得重视。就像20年前不重视创意教学/普及教育,乃至以训练工人的心态办教育的国家,今天都面对一大群难以在新经济时代中转型的工人阶级一样,今天如果还以为新媒体只要在资讯科技和传媒等科系中传授,而不是普及到所有学子,20年后,很可能又将面对一群无法自在融入新媒体生活,更不能从中找到创业或就业机会的“新文盲”。

传统控管思维必须改变  

  然而新媒体的真正冲击,还不见得是未来的就业问题。新媒体的使用者和内容制造者像细胞分裂一样以倍数成长迅速扩大,当所谓小众成为恒河沙数般难以受个别政府进行传统意义上的有效管制、统合乃至出现跨国界的联合力量的时候,其实就意味:一,意见的垄断可能性越来越低;二,传统上对媒体的控管方式和思维必须改变。

  这种变化对开放社会的政府来说,不难适应,但对非西方的许多新兴国家,特别是相对保守的亚洲社会领导人,则是挑战宽容度、应变能力、智慧,与思维纵横面向的大题目。

  现代意义的媒体在出现以后,一直在资本家和统治者之间摆荡,面对新媒体像打开的潘朵拉盒子般快速蔓延,许多社会,无论民间或政府,都有措手不及之感。然而因为新媒体的形式已经在短时间内成为经济与商业的重要环节,唯有硬着头皮迎战巨变,与此同时,则对其内容与参与者的复杂性感到爱恨交缠,不知如何是好。

  控管不易的原因之一是它的跨国界与难掌握(如蓝牙),原因之二是形式的推陈出新及与内容的紧密结合,否定内容就很可能也否定形式,否定形式很可能就否定了一种商业模式。

  这么看来,“否定式”的排拒某一种新媒体,显然不是个聪明的主意,于是,以既有的规范针对个别内容的控管,看起来就比较可行,这也是当前许多政府所采取的做法。然而因为跨国界与难掌握的特性,执法上的挂一漏万就势所难免,也进而引发公平性等问题。

  除了对政府是一大挑战,新媒体其实对比较保守的社会也是前所未有的冲击,现有的法律道德乃至价值观,很可能再过不久,就将在面对新媒体时,出现左支右绌的困境。就像两代人之间恒常出现的代沟问题,以及电脑时代开始的数码鸿沟问题,生于新媒体时代的新人类,对坚持以“前新媒体”时代的法律和道德观运行的上一两辈人,能遵礼奉行如仪乎?如果制度必须向前看,那共识的凝聚需时漫长,主政者更应该尽早打开胸襟,以开放的态度为不同世代的人群,架设议论乃至争论的舞台。

  新媒体并不可怕,无论它的形式或内容,也都将面临适者生存、优胜劣败的演变过程。它只是宣告一个新时代的开启,而每一个时代的变迁,总会诱发不同的应对态度,老百姓选择的应对态度会决定个人或家族的荣辱,组织所选择的态度可能影响它的成败,选择留在紫禁城里的皇帝,则要面对改朝换代的风险。

·作者是《联合早报》新闻编辑



新媒体时代的多与少          

陈颖   

2007-01-13

  新媒体,似乎已经成为一个我们每天都要用到、谈论到的词汇。这既是科技的助力,也是全球化语境下的一种必然。如今,新媒体和大众日渐亲密了起来,人们越来越依赖它,特别是年轻一代,无它不欢。可是,这种亲密的背后是否存在着某种幻觉,反倒是值得人们时时警醒的。

  时常和学生接触,多少了解他们对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的使用频率有多高。在他们的24小时里,到底有多少分钟、多少小时是消耗在反复、频繁使用新媒体的固定动作之中:MSN的窗口随时开着,到Friendster上去看看朋友的照片,满足于朋友遍天下的感觉;高兴了,去YouTube看爆笑短片,或自己拍一段传上去;或者烦闷了,到博客上发泄一番,享受人人都有资格“广而告之”的快感;要应付/作业报告时,Google和Wikipedia就是最好的帮手,去图书馆查资料?免了!

  的确,新媒体让年轻人获得太多:没有了“守门人”的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向他们全天候地提供百无禁忌、包罗万象的资讯。我好像听到年轻人由衷的感叹:新媒体真是好啊!融报纸、广播、电视、电影于一体,要娱乐有娱乐,要资料有资料,想参与就参与,这么全方位的功能,如此方便又即时的互动,能不让我们沉迷吗?

盲从地沉浸在无限资源库

  换个角度去看,新媒体又何尝不是让年轻人获得太少,远离反思?人们早已习惯于当一个自动的接收器,误以为有了一条网络就是拥有了通向整个世界的砝码。可是,更为重要的自我过滤和透析功能,却常常被忽略。因为在狂轰滥炸的资讯面前,没有时间,更缺少智慧去做出必要的判断。网络上汗牛充栋的话题与谈论,往往代替了个体自主的思维。新媒体成了一个最大的思考器,干脆,什么都有现成的答案,夫复何求?

  与此相关联,在一些年轻人看来,新媒体对他们的最大贡献之一是娱乐功能的多元选择。传统媒体如报纸、书籍在年轻人视野中的日益淡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这些传统媒体缺乏足够的娱乐元素、互动功能以博取他们的青睐。当速食、好玩、恶搞成为年轻人趋之若鹜的流行,新媒体一日千里的科技便利更进一步乘胜追击,巩固眼球的吸引力。对新媒体的泛娱乐化想象以及由此衍生而来的对这一特性的过度使用,将使众多的盲从者沉浸在这个无限丰富的资源库中,误以为这是新媒体的最根本用途,进而导致对外在其他事物的丧失敏感、兴趣缺失乃至放弃,是让我产生另一层隐忧的焦点。

  现在,我们来到了以前不曾有过的一片被此起彼伏的新兴媒体包围的天地,与新媒体共舞,似已成为各行各业的某种共识。年轻人本身就是和新媒体共成长的一代。我很赞同年轻人高涨的参与精神、创意概念,在新媒体平台的无限延伸之中,势必走得更远,飞得更高。这也正是新媒体彰显其平民主体意识的魅力所在。

  但别忘记,新媒体同样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在面对新媒体所提供的多到无限的选择时,如果将视野仅仅投注于那方小小屏幕,抑或仅仅达致其表层的某个方面,却迷失在对个体独特性的思索中;如果过分地依赖新媒体,视新媒体为万能,而成为新媒体的寄生虫,这难道是人们在品尝新媒体好滋味的同时必须付出的代价?没有对自我对外界清醒而理性的省视,没有足够的智慧善用新媒体这个特殊的广角镜,看到的越多,思维的偏狭就越甚。

  新媒体就像一个巨大的参照系,一方面让人从中汲取,一方面不可避免地带来某些看不清、摸不透的风险,能否聪明地规避,需要历经分析与反思的淬炼。

·作者是义安理工学院中文系讲师



给羊装上爪,它还是羊!       

周锐鹏    

2007-01-13

  上周末有幸出席一所大学的Orientation。在我进大学的那个年代,这叫“新生训练”。当然,不可同日而语了。现在师长们自豪地介绍,学校一切作业都透过电脑网络进行!是的,从学生提交作业到老师批改发回,从查看课程讲义到集体讨论,从考期通知、考试成绩查询到各种信息收发,一切都在学校网上平台!

  酷?还有更酷的呐——从校长对全体新生的致词,到教授的小班讲解,竟一再叮咛学生:“不可抄袭!不可抄袭!”嘿,老师严肃介绍,学校有个软件系统,会“检举”抄袭的作业。可别以为这所大学学风太坏。新聘老师坦率说,抄袭“是个大问题”。他说的是他在另两所大学执教的经验。

  大学迎新,就此仿佛成了告诫大会。这些青年才俊是“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啊!那又怎样?他们驾驭信息科技,却未必服膺于道德规范;他们游弋于信息海洋,却未必成长为巨鲸;他们看起来比30年前的大学生精明百倍,但是,从指尖敲击出来的知识,未必出自他们的大脑。是世界变了么?变得令我沮丧——怎么当年我的老师不必说“不可抄袭”?麻省理工学院的Henry Jenkins教授来讲“新媒体”:文化交汇、集体智慧、彼此参与,“从粪肥里找出加速经济增长的创意能量”……也好像世界全变了?

别以为世界真变了  

  不,那是乍听的印象,乍听,以为世界全变了,细听,可就打回原形。你想知道在新媒体时代的孩子是更聪明还是更愚蠢?抱歉,没答案,因为孩子们仍然需要成年人教导,使他们明理,使他们懂得以负责任的态度写博客、上YouTube,否则孩子们不明白在网络世界里哪些事情做不得。他们或许掌握了表达心声、参与意见的工具,他们或许有更多的同侪互学,他们或许更早接触多元观点、民主价值,不过,教授说,不论是在真实世界还是在虚拟空间里,孩子还是孩子。浸淫于网络世界的洋教授还担心,越来越依赖手机和电邮的人际关系将受到伤害,因为人最终还是得真真实实地相处。

  别以为进入新媒体时代就变了世界。变的是经济生产方式,那只是世界的一部分,而且是本来就不停在变的部分。20几年前John Naisbitt在畅销书《大趋势》(Megatrends)里就早早警告我们的父辈:“在未来,编辑不再告诉我们读什么,而是我们告诉编辑,我们要读什么。”他真神啊!我们可是这几年才学会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要说“世界变了”,谁比Naisbitt更有权威?他早就毫不含糊地宣告:产业时代在1956年就变成信息时代了——那一年,美国白领劳工数目首次超越蓝领工人。那又怎样?准确预告着未来趋势的大师可没办法预告说我们会从人变成神。“我们现在大量生产资讯,就像我们以前大量生产汽车一样。”折腾了半天,不过就换了产品?没错,世界的变化不太新鲜。我们的祖辈从农民变成工人,我们再从工人变成职员,Marshall McLuhan的“地球村”早就实现了,多点对多点互动的新媒体让小孩看起来个个都像天才,但是,你的孩子一样得学习怎么跟别人打交道、怎么赢得一份好职业、怎么创造至少一点小财富,而且,须听祖辈的教诲,别做“不诚实的骗子”(抱歉,我更喜欢骂“可耻的骗子”)!

  孩子们比上一代更精于搜罗信息,却不能保证更聪明,因为“能量不灭定律”不能用在知识上——专家说,单纯地把各种知识相加起来的总和,远比不上知识在脑子里整合后发挥的力量。我折服!否则怎么千万选民合起来竟还常常选出笨蛋总统和坏蛋总统?天真地以为信息时代、新媒体时代的人类社会更聪明、更民主的朋友,请原谅我泼点冷水:给羊装上爪,它还是羊。即使人人都会开车,汽车制造商永远只能有几家寡头;即使人人都会上网,却只出了一个比尔·盖茨和一个Google在大赚大家的钱;即使人人都可创设视屏网站,也只能有一个YouTube卖出16亿5000万美元的天价。新媒体时代的羊,仍要被新媒体时代的狼吃掉。英国一个3岁男童自行登录拍卖网站,标下一辆车。了不起?哈,事后得靠那对不知所措的父母掏出8999英镑忍痛买单!

·作者是《联合早报》评论员


美青少年滥用科技,

用手机电脑骚扰恋人     

2007-02-10

  (华盛顿路透电)科技为生活带来便利,不过,滥用科技却可能带来困扰。美国一项调查发现,妒忌心重的青少年会利用手机和电脑,骚扰和控制他们的恋爱对象,而大部分受害者却不愿意向父母反映这个问题。

  一家名为“青少年研究”的市场调查公司在去年12月15至22日,访问了615名年龄介于13至18岁的青少年和414名家长,结果发现,将近25%恋爱中的青少年,在午夜至凌晨5点之间,几乎每个小时都会接到男友或女友发送的简讯或电话追踪。每六个受访者当中,就有一个曾在一小时内接到10次或以上的简讯。

  心理辅导专家指出,这么频繁地联系某个人,并质问他们在哪里等问题,已带有控制和恐吓的意味,不只是单纯的闲聊。

  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者曾被男友或女友以简讯骚扰;四分之一受访者的恋人曾通过手机、电邮、博客或互联网聊天室羞辱他们。

  每五个受访者中,就有一个的恋爱对象曾用手机、电邮或即时通讯向他们求欢,十分之一甚至受到暴力威胁。

  不过,有高达七到八成的受害者却不愿意向父母倾诉他们的困扰,这是因为将近一半的受害者认为,问题并不严重。

青少年:离不开手机&互联网

报章报导:89%接受调查的青少年认为,如果没有手机和互联网,他们活不下去。试谈谈你对这则新闻的看法。

调查显示:

近九成青少年

离不开手机互联网  

2007-01-27

  有89%接受调查的青少年称如果没有手机和互联网,他们活不下去。青少年一天花在新媒体的时间,也比传统媒体多出两倍。

  而同样都是离不开新媒体,15至17岁和18至24岁的青少年的互联网用途也不相同。前者使用网上聊天室和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ing)的频率比后者高。而女性比男性更常上博客网站写东西,有31%的女性一天在博客网站上写一次或更多,男性则只有19%。

  这项调查是由国际专业媒体公司OMD和网上搜寻器“雅虎”联合进行,目的在于了解各种媒体在本地青年的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他们使用媒体的频率。调查对象是500名年龄介于15到24岁的青少年。新加坡管理大学社会学助理教授钟伟强负责指导这项调查,并提供咨询。

  近九成受访者声称,没有手机或互联网就无法生活下去。16岁的林怡秀受访时说:“我什么都储存在电脑里,如果它坏了,我一定会哭。”

  电脑科技已成为青年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他们也已对新媒体形成依赖。就读共和理工学院的刘杰汉说:“工院师生不用纸和笔,所有测验和讲义都电子化,所以上课只需一台笔记电脑。”

  调查也显示,一名青年一天24小时里,有2.7个小时用在游览网站,而只用0.6个小时阅读报刊。

相信传统媒体还是重要角色

  不过,虽然花在传统媒体的时间较少,接受调查的青少年认为,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强劲冲击下,还是扮演重要角色,前者不会轻易被后者所取代。传统媒体如报纸,还是青年索取主流、可靠和第一手资讯的媒介。

  传讯策略精萃(亚洲)总监翁顺兰说:“现在的年轻人属于M时代(媒体时代),科技和媒体的迅速发展反映出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青年上网或看电视时可同时做其他三四件事,一天可以安排36个小时的活动,十足惊人。”

调查也显示,青年比较不能接受广告出现在较个人化的新媒体如手机。有80%和70%的青年分别表示可接受电视广告和杂志广告。相比之下,只有20%青年赞同通过手机打广告。


――――――――――――――――――――――――――――――――――

  往深一层看,从事新媒体事定有着一定的风险,尤其必须投入大量人力。物各有体,比方电影是专为大银幕而制作,到电影院看《满城尽是黄金甲》,能够感受到个中气魄和震撼力。把它播到电视上,效果就大打折扣,首先银幕和视屏的解像度相差太远,你能想象从手机上看电影,会是个什么样的境况?

  所以,有所谓的手机电影出现,它是专为手机屏而制作的简明电影。同理,报章文字也不能硬性搬到网上,因为阅读习惯不同,通过纸张,你可以细读几千字的文章,但是从电脑上读文字,一下子眼睛就累得吃不消。



作文题目:

报章报导:本地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沉迷于互联网,结果茶饭不思,功课退步。试谈谈你对这段新闻的看法。

第一部分:(a) 引题(what?)
     (b) 提出个人简单的看法。

第二部分:


1) 这对学生的功课是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who & where)?
2) 为什么会有这类问题的产生?产生的背景是什么(why?)?
3) 这问题对学生产生了什么样的坏影响(what)?如何知道?
4) 你认为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how)?
  学生本身该怎么做?
  家长该怎么做?
  学校该怎么做?
  政府该怎么做?


第三部分:

结尾:总结自己的意见,明确的简单的提出个人看法,以呼应第一段。

青少年自杀问题

作文题目:

报章报道:儿童和青少年自杀人数有增加的趋势。过去20年,10至14岁的儿童与青少年自杀的人数增加了20倍。试写出你读了这则新闻后的感想。


参考段落:

  在发达或发展中国家,每四个人当中,就有一人患上一种或多种心理及行为失调病症。越来越普遍的就是忧郁症。患上忧郁症的人,一般都有自杀的倾向,因此也是相当棘手的精神病。

  所以,你我都要注意松懈身心和舒解工作压力。这不但是为自己的健康着想,也是为了让自己活得轻松、活得开心,活得有意义。

  无论面对多大的难题,总有解决之道。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援助资源和机制非常充足的环境,在自认陷入困境之时,发出求救的信号吧,让社会的温暖和提供援助的专业团体分担忧虑,避免悲剧。

  一个人面临困境时,本来就应该积极去面对,寻找妥善的解决方案。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相信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都会遇到种种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了学业、事业、钱财、恋爱、婚姻等,不胜枚举。

  面对困难时,必须寻找自己平日最亲近、最谈得来的亲朋戚友,共商对策。绝对不能碍于面子,便把自己封闭起来,如此,困难是永远不能迎刃而解的。此外,我国也有各种福利团体如援人协会、宗教组织、辅导机构等等,面对各种问题者,都可向有关机构寻求协助或辅导。

  在人生旅程中,道路崎岖不平。有顺境也有逆境。有高潮也有低潮。问题就在于我们是否能以极大的勇气和智慧去面对,化险为夷。人们常说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充分体现了人生是有起有落的。

  究竟是什么因素让这些人走上绝路呢?

  林美莲指出,许多人误以为自杀是冲动行为,其实,自杀者往往是经过仔细考虑才认为自杀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要避免家中老人自杀,最重要的是和他们详谈,了解他们的思维和处境。除了聆听,家人也应该将所听到的信息重复给对方听,确定没有误解老人家的意思,这也可以让他们感到受重视、被接受、被关心。  

  林美莲说:“一旦察觉老人有自杀倾向,应该直接了当问清楚。许多人以为老人会避忌死亡的课题,但我们在辅导时发现,老人对死亡往往非常坦然,如果他们有意自杀,也很愿意透露他们的自杀计划。”

  通过直接发问,人们可以更确切地了解最让老人觉得困扰的问题是什么,并可同老人商讨对策,让他们感到事情还有转机,未来还有希望,还有其他选择,不需要以死来解决问题。

  林美莲说:“有时,一味强调生命的重要,一些老人未必听得进去。我们辅导的一些老人就说,他们已觉得生命没有什么意义了。不过,当你对他说,如果他去自杀,他孩子会很没面子、很心碎,老人反而会因为顾及家人的感受,不忍家人伤心或子女丢脸,最终放弃自杀念头。”

  随着医学发达,人类的寿命越来越长,但是人类因此越来越快乐吗?

  “岁月”并非收集品,让人收集越多就越快乐。有时,相反地,随着一年年成长,我们经历更多的不愉快、体验到更多的无奈。

  有人会说:“这太傻了。生命是多么的宝贵,一些人想多活久一点都不行,你有机会,却不会珍惜。”


网络交友


网络交友:

要懂得自我保护。

  社交网与清谈室可说是青少年的世界。网络世界扩展了青年的交友空间,但虚拟世界里毕竟缺乏长辈的监督,网友成“狼友”的个案也层出不穷。长时间处在虚拟世界里的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究竟有多高?

(报道:赖诗琳)

【新闻小背景】

  为了对付专门利用网上互动式论坛寻找青少年下手的性罪犯,刑事法典(修正)法案最近新增了“性诱”条文。

  “性诱,,(sexual grooming)指的是以引诱手段,试图与少年发生性关系。修订该法案的目的是为了让执法单位先发制人,赶在罪犯与16岁以下少年发生性关系前,将他们逮住,并且控上法庭。

【网络意识小贴示】

·切记网络可能隐藏危机,要懂得辨明真伪。

·互联网可用来沟通,不过,青年也得在现卖生活中与亲友沟通,这样网络、现实生活才可取得平衡。

·尊敬自己与他人,以不雅语言或通过网络传送猥亵照片,对自己或他人都是不尊重。

·网友间倘若彼此鼓励,网络联系可以是充满启发性的。

·参考网站:http://www.planetcrush.orcyindex2.htm


唐伟涵(圣玛格烈中三,15岁):从社交网上删除电邮址

  11岁在清谈室闲聊时,曾有人要求看我的照片,对方也要了我的手机号码,过后,对方不停地通过电话、简讯及清谈室骚扰我。由于与对方在清谈室的交谈内容令我感到不自在,所以我从不接对方拨来的电话,也不回复简讯。之后,我便在清谈室设定删除对方的名字,避免再与他有任何接触。

  有的网民会问一些令我感到非常不自在的问题,比如线上游戏(online game)认识的网友,问我有没有男友、网络摄像机,甚至明目张胆地问我是否曾与男友发生性关系。

  有一次,突然有百多人要求我将他们列入MSN名单。和其中一些聊了几句后,我才顿悟:原来他们都是通过社交网站得到我的电邮址。有了那次经验以后,我立刻把电邮址从社交网上删除,再也不随便与网民聊天。

  学校老师也以报章新闻为例,灌输我们适当的网络安全,比如碰到令自己不自在的话题时,不应该理会对方,并且立即结束交谈。尽管如此,网络世界并不容易管制,因此“性诱”条文或许能起着阻遏作用。

卢美辰(中正(义顺)中四,16岁):相信网友“人性本善”

  我一直持着“人性本善”的心态认识网友。话虽如此,我不会随意透露太多个人资料如手机号码,顶多只透露电邮址。我不认为自己懂得如何判断对方是否撒谎,但如果交谈内容前后矛盾,我还是会起疑心。我也只和认识至少两三个月的网友会面,约会时会多带一两个朋友,而且会确保约会地点是人潮挤挤的公共场所。

  以前,ICQ的盛行曾引起我的好奇心,希望能通过ICQ认识不同国家的风情文化。由于ICQ能把不同国际的用户连接起来,所以我的确了解了不少异国文化。

  不过用久了,我开始觉得这样的沟通方式非常无聊乏味,这些异国用户往往不了解我生活周围所发生的事,我们也很难了解彼此的网络惯用语,像“mm”是“妹妹”的意思。这些沟通障碍,使得我认为无法和他们建立一段有意义的友谊。

  改用MSN以后,“朋友名单”只有较熟悉的朋友。其实,一些社交网或清谈室用户并没有恶意,他们只不过想让“朋友名单”爆满,让自己在网络世界显得非常有名气,因此随便邀请其他用户成为他们的“朋友”。

  “Maple Story”的玩家就比较不会虚报个人资料,我就通过“Maple Story”认识了一群朋友。我们的友谊甚至从虚拟空间迁移到了现实生活呢!我不时会同这些朋友外出,彼此偶尔也会互发简讯。

陈杰薇(博文中学,17岁):不要轻易相信甜言蜜语

  朋友说我是一个很容易上当的人,因此,我会提醒自己不要轻易相信别人。不要理会网友轻率的甜言蜜语和自我称赞,像他们有多体贴、善良。如果一个素未谋面的网友称赞我善良、可爱,我会认为他为人虚假,甚至会反问“你从来没有见过我,你怎么能这么肯定?”。

  目前,我的MSN名单只有现实生活中认识的朋友,除非朋友也认识.否则我不会和完全不认识的对象聊天,只以“很抱歉,我不想认识你”作回应。既然没有意思同他们交友,那就没有必要透露个人资料。

  朋友曾经遇过心术不正的人,发现对方不怀好意时,便立即删除对方的联络,断绝来往。当然,不是所有的经验都是不好的。朋友因为安全考量,在我和另一个同学的陪伴下和网友见面。因为我们三人都和这个网友志同道合,网友最后成了好朋友。
但他毕竟只是网友,所以我们总觉得这段友谊同一般的不一样,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忙,网友入伍后,我们便很少联络了。

谢祈辉(圣公会中三,15岁):通过线上游戏认识网友

  我只浏览与音乐相关的网站,即时通讯(Instant Messenger) 名单里也只有很熟的朋友,所以与不相识的网民接触的机会非常低。唯一有机会认识网友的方式,或许就是通过线上游戏,但是我从不跟这些朋友相约见面、外出,和他们的共同话题,也纯粹是电脑游戏。

  我属于那类在社交方面十分保守的人,所以我对通过清谈室、即时通讯等类似方法交友一点兴趣也没有,加上互联网是一个很危险的地方,网民透露的不一定是真实身份,因此真假难辨。

  虽然我在网络世界的自我保护意识很不错,但青少年的思想毕竟还不够成熟,真伪的判断能力也不够强,所以“性诱”条文依然起着保护青年的作用。

在家“清谈”不一定安全

  青少年往往比较重视友情,因此比较容易听信朋友、网友的话。但网民之间的沟通隔着荧光屏,每个人在视觉上都是匿名者(visualy anonymous),除非依赖照片或网络摄像机,彼此是无法直接看见对方即时的眼神和表情这使得青少年难以判断对方是否在撒谎,甚至心怀不轨。

  视觉匿名是网络社交的特性,完全颠覆了一贯的社交形式。网民能够更大胆地表达在现实生活中不敢表达或会被抨击的思想行为,如以言语勾引或诱骗青少年,影射性交等。

  而且,在家中登入网络清谈室,也给予青少年一种“安全感”的假象,让他们误以为与网友的距离其实安全,认为网友既然无法直接伤害他们,多透露一点个人资料又无妨,这往往就是不法之徒向青少年下手的好机会。

  “性诱”条文只能起着一种阻遏作用,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仍然是关键另外,拥有充足的自信心,也是抵抗空洞的甜言蜜语的最佳武器。




刑事法典与时并进                   

2007-09-20


  刑事法典(修正)法案前天在国会一读。法案须经过三读才能正式通过,不过前天提出的条文中,有一些是特别引入瞩目的。比如首度曝光的“性诱”(sexual grooming)一条,目的是为了提控以引诱手段试图与少年发生性关系的罪案。此外,企图挑起宗教或种族团体产生敌意的犯者,刑罚也将加重。

  国会目前修订刑事法典,是一项与时并进的举措。众所周知,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平衡社会利益的重要手段,刑法的制订与执行,是维护社会和谐与保障人权的重要机制,尤其是保护易受伤害的弱小群体。新加坡的刑事法典,是根据1872年印度的刑事法典制订的,上一次大规模修订是在1984年。

  距离上次修订的20多年来,新加坡国内外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例如电脑、互联网和手机的普遍应用,便是20多年前所难以想象的。利用新出现的高科技来作奸犯科,便是新的犯罪类型,法典条文随着时代的推移、社会环境的变迁而修订,可说是势所必然。

  另一方面,法律条文的修订也必须是个严谨而慎重的进程。首先是工程浩大,刑事法典共有511节条文,每项条文都经过内政部的检讨,才考虑予以修订。再则刑事法牵涉了社会各个层面,因此内政部去年11月公布了拟议中的修订内容之后,曾广邀公众提出意见。前天,副总理兼内政部长黄根成提出一读的,是内政部综合了各方意见后而订定的内容。

  在内政部检讨的刑事法典约360项条文中,超过一半(58%)条文维持不变。修订的法案内容包括了三大部分:条文与刑罚的增删,以及厘清和更新条文定义。

  正如律政部兼内政部高级政务部长何炳基所说,刑事法典必须反映出社会价值观,条款和刑罚也须要跟上时代,才能更有效地制止罪案。照我们观察,国会一读的修订内容,可以看到法律接下来将会有“松”和“紧”的两方面。

  比如,第377节“违反自然的性行为”条文的撤销,意味着男女之间你情我愿并且在私人场合进行的性行为方式将不视为非法。同时,法案增添的第376节“涉及性交的性暴行”条文,则是为了更严厉地取缔侵犯16岁以下青少年的犯罪行为而设。

  新增的第376E节“性诱”条文,便是为了防患未然,遏制通过网络进行性犯罪行为的发生。

  第376D节,则列明在国外嫖18岁以下雏妓者,坐牢最长10年,或罚款,或两者兼施。

  关于这点,内政部曾在6月间对美国国务院发表的“2007年贩卖人口报告”中对我国的指责提出申辩。这份报告声称,许多妇女被贩卖到新加坡卖淫,一些新加坡男性则到邻国嫖雏妓,并把对新加坡评比从去年的第一级别降为第二级别国家。

  内政部当时的声明指出,新加坡非常认真严厉地对待人口贩卖的问题,并采取全面的措施去应对,力度从未减弱。同时我国也有完善的制度,确保受害者获得妥善的支援。

  新加坡刑事法典大规模修订,是一项筹划已久并逐步推行的大工程,与上述美国的报告书当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从国际上发生的各种事态看来,刑事法典的修订无疑也涉及了新加坡国际形象的维持。时代是进步的,我们自然有必要以更切合当前道德与永恒价值观的法典,以更严密的执法,来维护文明国家的崇高声誉。



校园恋情

校园恋情会长久吗?你是否会因谈恋爱而忽略朋友?



热门话题:

现在的校园恋情,不会有好结果?


刘咏竹(17岁,莱佛士女中中四):不成熟、无法理解“爱”的真谛。

 “正式的爱情需要一些心理准备,彼此要懂得为对方着想和付出,甚至作出必要的牺牲。求学阶段的青少年思想还不够成熟,所以当他们把“爱”说出口时,我很怀疑他们是否理解“爱”的真谛。随意就许下爱的承诺,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行为,同时也贬低了真爱的价值。

 “年龄和成熟指数是成正比的。升上大学后,青年的思想变得较成熟,这时才有能力应付谈恋爱所需要做的准备。况且,大学的男生年龄通常比女生大,也往往比较细心,懂得照顾女生。

 “我听过的最短恋情只维持两个星期,也曾听说那名女生时常换男朋友。真爱不是如此善变的,很多青年或许就像她一样,把爱情当作一场游戏。

 “校园恋情也可能是在同辈压力(peer pressure)的情况下开始的。有些朋友,在网上聊天室认识对方几个星期,就开始交往。像这样的恋情,感情基础如此脆弱,怎么可能持久呢?

  “但凡事都有例外,校园恋情也有可能长久。朋友中维持最久的恋情,已有一年半之久,两人目前还在一起。他们俩是小学同学,感情是经过多年的认识培养出来的。”

苏思敏(15岁,圣玛格烈中学中三):上一代的校园恋情才会开花结果。

 “像我这个年龄谈恋爱,然后白头偕老的,大概都是我的叔叔、阿姨那一个年代的吧。我这一代的校园恋情,很少会有结果,但是我并不排除有好结果的可能性。

  “有些同学把谈恋爱当成一项‘实验’,有一点好感,就在一起‘看看’,合得来就继续,不合则散。有的,则利用另一半,比如花他的钱,对他并没有任何爱意。

 “求学时期的恋情,可以是一种力量。有的朋友和男朋友吵架或分手,便感到伤心欲绝,但是一旦复合或有新男友后,可以瞬间变得雀跃万分。

  “青年谈恋爱,很多时候只是想要一个人和他分享喜怒哀乐。但在长期里,这个人不一定是同一个人,只要是他能信任的,就可以了。所以,另一半是可以随着时间而改变的。”

邱丽影(17岁,公教初院高一):要懂得从恋情的失败中学习。

“我们不能笼统地断定每一段校园恋情都一定不会有好结果,而是以个别情况来断定。很多青年都在校园找到初恋对象,但是,很少会同初恋对象共结连理。这虽然是很普遍的现象,但我不认为这种现象是校园恋情的特点,成人谈恋爱,也少有和初恋对象结婚的啊。

 “爱情是一种人生经历,经历的次数多了,累积的经验自然就多。不管是学生还是成人,重点是要懂得从恋情的失败中学习、成长,这样下一段恋情开花结果的机会,就相对提高。”

李海垣(19岁,英华初院高一》:父母支持,只需好好分配时间。

  “以前的家长思想相对的保守,儿女在求学时期谈恋爱,父母会强烈反对,让感情路波折连连,所以,父母可说是阻碍恋情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现在,父母大多会支持儿女谈恋爱,累积一些经验,这样,孩子如果在往后的恋情受到挫折,也懂得如何应付。

  “有了父母的支持,学生们现在只须懂得如何分配时间,兼顾功课和爱情。这样一来,爱情对学生来讲,也可以是一种鼓励。比如,可以光明正大同女友相约温习功课,互相鼓励,彼此的学业不但不会退步,而且还能同时培养感情。”


不要将所有心思投注在伴侣身上

胡珮仪(学生辅导会社会工作者):

  “对于10多岁的青年而言,朋友是最重要的,但学生谈恋爱时,通常会花很多时间在对方身上,把周围的朋友和家人给忘了。大部分学生情侣在分手后,就断绝来往,加上之前因很少和朋友联络而疏远,这些因素会导致前者觉得孤独、遭抛弃。最令辅导员担心的,是学生分手后,也失去提供精神支柱的好朋友。

“当恋情一切顺利时,学生的确能够从中得到动力。但是,学生在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很大,目标和兴趣也会随着这些变化而改变,从而造成分手。课外活动、个人兴趣、朋友等,能让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更全面,因此热恋中的学生不应放弃或忽略这些部分。有了朋友、课外活动等,学生就能更容易克服分手所带来的伤感和痛楚。”


诗琳大声讲:爱情不是那么简单

 周杰伦的《简单爱》这么唱:“我想就这样牵着你的手不放开,爱能不能够永远单纯没有悲哀……”

  可惜爱情并不像歌曲所唱的如此简单。由单纯的校园恋情开始的爱情长跑,在我们父母的年代较普遍,现在却似乎很罕见。

  在这个资讯爆炸的年代,学生可以简单地通过互联网等媒体接触更多事物,接触的层面也更广阔。所以,青年的所见所闻比上一代的更丰富,也因此更早熟。而且,很多小孩想“扮大人”,享受大人的专利,如恋爱。这些都促使校园恋情更为普及。

  青春恋曲是人生的其中一个插曲。青少年的思想也随着人生经验的累积,日渐成熟;以前喜欢的,现在不一定喜欢。学生必须理解,校园恋曲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奏起,结束。

  陪你编写青春恋曲的另一半,往往只是生命中偶然的过客。爱情,可遇不可求,偶然遇上爱,就要以正确的心态成熟处理,对于结果,青年们不应该太执著。

  重点是懂得如何拿得起放得下,感情路上跌跌撞撞以后,要懂得从经历中成长。毕竟,学生上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吸取知识,而不是累积恋爱经验。

校霸问题


作文题目:

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每5个小学生中,就有一人常被同学欺负。连小学校园里也出现所谓的校霸。谈谈你对这项调查结果的感想。


欺凌同学之风应尽快煞住         

2007-07-30

  传统上,学校应该是让学生求取学问、吸收知识、发展潜能、培养群体精神和健全人格的地方。学校生活也是现代社会里每一个人都必须经历的过程。但令人遗憾的是,欺凌弱小的社会现象竟然也在校园中出现。


  新加坡儿童会最近针对786名小一至中一生所作的调查便显示,每五名小学生当中,便有一人常被同学欺负。受害者当中,也有大约16%的人因报复心理、自卫等原因转而欺负其他同学。21%的受访者透露,一个月内至少被同学欺负两次。

  小学生欺负同学的方式,包括用脏话或难听的名字辱骂、叫其他同学不与之为伍、散播谣言、拨手机或传短讯骚扰、通过互联网中伤等。可以想象,这些欺凌事件必然会在受害者的心灵中留下阴影,对于他们的人格发展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这是家长、学校师长和教育相关部门所不能忽视的。

  虽然学生欺负同学的现象不独发生于今日,而新加坡也并不是唯一出现此类校园问题的国家,但调查中被欺凌者所占的比例,以及受欺凌的次数,却不得不令人担忧孩子的学校生活和心理感受,而教育工作者也有必要思考学校教育在这方面的缺失和补救之方。

  毕竟,欺凌弱小的不良风气如果不予以纠正,在风气影响下成长的学生,人格可能受到扭曲。从社会学的角度,那些以“校霸”自居、以欺凌同学为乐的学生,往后难免走向歧途,最终成为社会问题。而受到伤害的学生,无论是在学业上或社会行为上都可能成为弱者,对学校感到恐惧,对社会感到悲观,最后甚至可能自暴自弃。

  调查的一个个案便显示,一名小二女生被同学欺负后,一到学校就觉得腹部疼痛。幸好是她的母亲不断寻求援助,通过新加坡儿童会给予辅导,才让这名女生重拾自信。由此可见,欺凌事件确实可能对受害者产生极大的心理伤害,扼止欺凌同学之风实在属必要。

  此外,新加坡志在发展成为“环球校园”,大量吸引外地学生到此就学,也应该彻底根除这种校园歪风,为学生创造更安全、更祥和的环境,让他们从容地学习和交流。

  校园欺凌事件之所以成为普遍现象,一方面反映出家庭教育的不足,而另一方面也显示学校在维持学生纪律方面可能有必要加大力度,因为学校已经不单单是传播知识的场所,而且也是社会的缩影。关于前者,家长可能有必要腾出更多时间来关心孩子的学校生活和加强教养,不断灌输正确的人生观,从小培养孩子具备健全的人格,能够明辨是非。至于后者,学校师长可能须改变现有的观念,除了将焦点放在学生的功课之外,也有必要对学生的言谈举止、课余动态给予更多的关注,及时纠正学生在行为方面的偏差,让学校成为真正的教育殿堂。

  本地的校园问题固然令人担忧,但并不意味着校园问题已经严重到像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地步。可是,如果我们不希望下一代成为校园问题的牺牲品,现在是多管齐下纠正弊端、煞住歪风的时候。





校霸问题凸显人格教育之不足     

吴韦材 2007-08-01


  欺凌弱小的社会现象出现在本地校园,而且每五名小学生中便有一人常被同学欺负,显然人格与心智教育问题不轻。

  对一名学生而言,学校其实就是距离他最靠近的雏形社会。

  现代社会里,除家庭外,儿童首个正式步入的社会场所就是学校,由幼儿园直到大学,十余年正规教育,几乎占去人生大约四分之一的时间。

  尽管今天本地许多学校因为社会竞争模式的影响,往往出现了某种鼓励“分数主义”及学校间争取“教育业绩”的思维偏差,但是当我们反思学校教育在一个社会里的作用时,便会明白它应该不光只是为了向国家子民提供各方面的知识学习,甚至不光是为了要争取培养出一些知名的精英并以此为荣。

  学校教育的真正目的,其实是一种社会化的需要。也正因如此,所以我们在厘定教育方针的同时,必须先考量到我们的学校能教育出怎么样的国民。

普及教育就为了国民教育

  国家不只需要能办大事的精英。所谓普及教育,意义明显,就是为了国民教育。因此,学校是家庭以外一个最重要的教育场所。

  在接受正式教育的过程中,一个原本对“社会”没有多少观念的孩子,会因为通过有系统的、渐次发展人格的教育,从而学习到如何融入日后社会的基本规范,也同时能学习到如何去适应日后社会上的生活文化,及在社会上如何生存的基本技能。

  学校注重学习知识与其运用能力是没错的,但一个人的成长人格假如没在基础教育上从小得到正确引导,那么这个国家的人民明显就是基本人格教育没抓好,或是做得不够完善。

  现代社会在道德观念、生活习惯、思考模式、以及许多行为准则的大幅度改变,往往与基础教育形成“外在现实与精神理念上的矛盾”。

  这情形,在美国、英国、日本这些过度物质化社会中也同样出现。

  有些地方,学校仍会竭尽所能作出针对性策略来尽量维护国民人格教育的精神,比如泰国,是佐以宗教的熏陶,而丹麦及挪威,则很早就开始向学生灌输公正与平等相处的社会伦理学。

  这些做法,当然也不容易。因为社会人文所遭受的影响,除了本土因素外,往往还牵涉到外来生活文化的冲击。不过,紧紧抓牢自己国民人格和精神的大本营,毕竟还是当地教育所应负起的最基本责任。

  更重要是,只有这么做,当一代又一代的国民教育真正累积出其教育成果时,当地社会多数还能保留着大部分社会素质。

日后就是社会的问题

  会做人跟会念书是两回事。半世纪前,一来是社会不如今日复杂,二来是当时学校也有“更多时间”去关注学生的人格发展。

  在笔者求学那个年代,学校是第二个家,是老师与学生一起过日子的大家庭。那年代,老师多以身教形式来灌输伦理教育,而在一种竞争相对并不激烈的环境里,这种亲密的平等关系(当然也包括摩擦在内),常常就能让同学在相处时把自己的人格逐渐朝向社会化。

  校园出现欺负弱小或甚至暴力,不只警示法制意识薄弱,明显就是学生在人格教育上有所不足。诚然,恶霸学生毕竟还是少数的一群,相信大多数的学生都是较听话的,但也不能忽略那些久被欺凌者。

  儿童因遭受伤害而导致人格扭曲不只是他自己的问题,日后也会是社会的问题。

  就如社会急速改变一样,今日的校园已不如往日那么单纯,改善师生之间、学生跟学校之间的冷漠,或许是最重要的一环。

  假如学生觉得学校不是一个关注自己生活、情感、思想的地方,丝毫没有归宿感,他也就不会意识到自己必须在那个“小小社会里负起做一个好公民”的责任。

  小时在这方面欠缺,以后离开学校也一样会自以为是地对社会冷淡,或甚至视对社会视而不见。

  校园欺凌事件,不只暴露出某些学生对其他同学的不尊重,也同时暴露出在社会意识教育上及在人格教育上,我们仍需加大力度。

·作者是旅居北京的本地写作人



校园净土,怎容校霸跋扈?

儿童会调查:

每5名小学生

一人常被欺负

杨雪慧 2007-07-29


  新加坡儿童会的调查显示,每5个小学生中,就有一人常被同学欺负。受害者中,也有大约16%因报复心理、自卫等原因转而欺负其他同学。

  这是儿童会首次针对小学校霸欺负同学情况进行调查,它过去只对中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是在昨天举行的“制止欺凌弱小”行动周座谈会上发表。

[小学生被同学欺负调查]

小女生被同学欺负 一到学校就“肚痛”

2007-07-29

  小二女生因被同学欺负,一到学校就申诉肚子痛。

  陈太太(化名,36岁)受访时说,她的大女儿四年前念小学二年级时,曾因被同班女同学欺负,引发生理问题,一到学校就觉得腹部疼痛。“她当时的腹痛问题非常严重。”



校霸问题是德育的缺失          

李顺福   2007-08-18

  学生人格上的成长,取决于三个因素:那就是教师的爱心,学生是否受教和家长的配合。

  据调查,五名在籍小学生中就有一名曾被校霸欺负,问题严重性看来不可低估。

  为何我们的校园里会出现校霸,笔者以为,可能的原因有下列五项:

  一、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两个孩子,被家长视为家中宝、掌上珠,是家中的小皇帝。家长过分宠爱,即使孩子做错了也不舍得管教。久而久之,孩子对是非观念就会模糊不清。

  二、家庭教育的素质良莠不齐。报章上我们时常看到女佣被虐待的事件层出不穷,如果家长的心理不平衡,动辄找别人出气,孩子会耳濡目染。

  三、现代家庭,夫妇俩多同时出外工作,家教的重任就全外包给了女佣。父母早出晚归,缺乏时间灌输正确的价值观给下一代?

  四、社会开放和资讯发达,使年青人可以轻易地接触到五花八门的影响。小孩爱玩的电动游戏日新月异,含有渲染暴力内容的更是比比皆是。一旦家长疏于管教,小孩子的心灵就会逐步被毒害。

  五、学校的品德教育日趋没落。教育当局对体罚的严格管制,已让教师在管教问题学生时有心无力。一位中学校长就曾一时冲动,用小册子体罚学生而砸了饭碗,现在谁还要自告奋勇体罚学生?

  过去半个世纪以来,笔者觉察到很多家长对尊师这个理念已经逐渐淡化。越来越多家长只听孩子一面之词,动不动就到学校甚至教育部告状。写信到报章投诉的或打电话报警的也时有所闻,这给校长和教师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

纪律松散,校霸温床

  有教师朋友告诉笔者,校长最怕接到家长的投诉电话。为了避免负面新闻上报,校长常用的策略就是息事宁人,不管发生什么事,先抓教师来开刀。只要百密一疏,教师就遭殃。免不了录口供和写报告,精神压力很大。

  所以,教师也学乖了。学生不能得罪,得罪家长更是万万不能。工作的座右铭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样的处事态度只能带来一种结果,那就是学生得寸进尺,目无法纪。学生知道,不单教师不敢管,校长想管还得三思而后行。纪律松散,校园就成了培育校霸的温床。

  记得两个月前在新传媒5频道观看到一个论坛节目,议题是学生利用博客公开批评教师是否合适。在举手表决时,让笔者感到意外的是,竟有高达四成的学生投了赞成票。

  依笔者的看法,这不是学生可否批评老师的问题,而是批评方式是否恰当。如果学生对老师有意见,可以私下提出。公开通过博客批评老师,自然不恰当,因为学生对师长必须有一定的尊重。

  那四成学生的想法让人忧心。如果公开批评教师可行,那他们也可以依样画葫芦对付校长。从这点延伸,欺凌校园里的弱小又算得了什么?

  教育是良心的工作,除了根据课程范围授课外,社会对教师的期望是引导学生人格上的成长。后者能否成效得看三个因素:那就是教师的爱心,学生是否受教和家长的配合。

  虽然当官的、搞教育的、家长都了解人格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如果制度对教师捆手绑脚,还要担心来自家长的反弹,教师又怎能尽心尽力去教好学生?

  依笔者之见,现今学校的功能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智育,欠缺德育这一环。这种趋势是是令人忧心的。

·作者是本地资深文化工作者


日本教育重建委员会:

紧急出招治理校园欺凌

  随着接二连三因欺凌引发的学生自杀事件频频出现于日本报纸头条,校园欺凌赫然成为日本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

  11月29日,直接受命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
教育重建委员会向政府提交了报告,发布了一系列治理校园欺凌的措施,要求对欺凌学生采取严厉措施。


  
教育重建委员会的17名成员来自政府、工商界和学界,由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野依良治领衔。

  面对媒体的轰炸式报道,新组建的
教育重建委员会倍感压力。委员会敦促地方政府的教育部门对未能及时制止欺凌的教师进行惩罚。

  委员会呼吁学校不要隐瞒欺凌案件,而是与当地社区和家长共同解决问题。

  
教育重建委员会的紧急建议包括八大核心措施,其中一条是各学校建立一支专门解决校园欺凌问题的工作组。地方教育部门也被要求组织专门针对校园暴力的网络力量。

  这些措施还包括将欺凌宣布为“反
社会行为”,在欺凌发生时袖手旁观,不进行干预,也将承担责任。

  
教育重建委员会还表示,欺凌的受害者可以在不改变家庭住址的情况下转到另外一所学校,并呼吁对此政策加大宣传力度。

  同时,
教育重建委员会还要求中小学制定出针对欺凌行为的明确的惩戒标准,并对查出欺凌他人的学生,以及未能及时干预,甚至纵容欺凌的教师采取严厉措施。

  观察家认为,很难说这些治理措施将起到什么样的效果,因为它们并没有法律约束力。

  在惩戒手段方面,
教育重建委员会建议让欺凌他人的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活动,或对他们进行单独教学。

  在讨论中,曾有部分委员提议对欺凌他人的学生实施停课,但其他委员对把任何学生驱除出校持谨慎态度,委员会最终取消了停课的措施。

  紧急建议的草案曾有这样的话:《学校
教育法》规定,为确保其他学生的学习权利,允许学校对给课堂带来问题的学生实施停课。该条规定应该严格执行,欺凌他人的学生应该被临时停课。

  但日本司法部于1948年制定的一条规定为有关停课的讨论画上了句号。这条规定是,不能把停课作为惩戒学生的手段。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11月29日的相关会议上说:“我们应尽可能地把这些措施立即付诸实施。政府方面将采取切实可行的步骤。”

  日本文部大臣伊吹文明会后告诉媒体说:“欺凌有各种各样的形式。我们对之的处理应该非常谨慎,不要让公众认为,如果孩子有了欺凌,就会被停课。我们并不排除对学生实施停课,但具体情况应该具体分析。”

  
教育重建委员会的建议还明确指出,学校校长和教师应该为欺凌问题的解决负主要责任。

  委员会还呼吁各家庭为孩子作好防范欺凌的准备,协助政府解决校园欺凌问题。

  自从今年8月爱媛县的一名12岁男孩在留下一张说他被欺凌的纸条后自杀以来,日本全国至少又发生了6起12~16岁儿童因被欺凌而自杀的事件,在日本全
社会引发了极大的反响。

校园欺凌:家庭还是学校的责任

  日本《读卖新闻》的一个调查显示,65%的人认为校园欺凌是由于父母未能教给欺凌者
社会规则造成的。

  面对“造成校园欺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这个问题,从8个选项中选择“父母未能教给欺凌者
社会规则”一项的回答者比例最高。

  其他比例较高的选择包括:55%的人选择了“越来越多的孩子对他人缺乏同情心”;52%的人选择了“父母没有察觉到他们的孩子所经受的痛苦”。

  调查结果反映出,认为家庭
教育至关重要的人有很多。

  认为教师能力缺乏的有48%,而45%的人责怪学校通过隐瞒欺凌事件逃避责任。

  这项全国性的调查是在11月11日和12日进行的,调查者随机抽样出3000名有投票权的公民对其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其中有1757人作答,占到总数的58.6%。

  尽管大多数人认为家庭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但日本的一些学校已经开始了防范校园欺凌及暴力的
教育

  例如,大阪市
教育局在其920所公立小学和初中实施了一个“赋权”项目,以帮助学生获得保护自己免受暴力和欺凌的技能。

  在这个“儿童赋权支持导引”项目下,学生通过各种
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提高自己对暴力的防范能力,其中包括增强自己的心理力量。

  该市
教育部门在今年夏天首次将之作为一个防范犯罪的措施引入中小学,并认为对校园欺凌也会有效。这个项目包括四方面的内容:归属感、边界、情感与力量。

  例如在“边界”这部分,学生每两人一组,通过
游戏和其他活动让他们意识到,他人有不可逾越的身体和心理边界。学生通过这个项目还可获得防范暴力的技巧,如明确告诉对方自己不喜欢什么,或两眼直视对方。

  在情感部分,学生将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以及避免使自己的情绪爆发成暴力的技巧,如一边想象一朵鲜花在面前盛开,一边深呼吸。

  这个项目教给学生防范欺凌的方法还包括,鼓励学生寻找自己及其他同学的优点和与众不同之处,让他们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特别的。

停课还是不停课,是一个问题

  据《读卖新闻》报道,公立小学和初中通常不愿对欺凌他人的学生实施停课,即便这是一项阻止学生严重伤害他人的合法措施。

  在1996年至今的464起初中停课事件中,涉及学生欺凌的只有区区24起。

  尽管
教育重建委员会的紧急建议呼吁教师采取严厉措施遏制欺凌,但长期以来,学校一直在抱怨有关停课的标准模糊不清,使得他们难以采取行动。

  日本的《学校
教育法》规定,公立小学和初中不能开除学生,但市级教育部门有权利对那些一再对其他学生造成身体或心理伤害的学生实施停课。

  但自从1985年以来,被实施停课的学生的数量每年都在持续下降,从1985年的137起下降到近些年的20-50起。

  在过去10年,共有6年的时间初中没有一起有关欺凌的停课事件。

  在上一个财政年度,公立初中实施的42起停课事件中,29起涉及针对教师和其他同学的暴力,7起涉及欺凌。

  在1998年,日本中央
教育委员会曾发布一个报告,鼓励中小学校长将停课作为一个处罚措施。全国教育改革委员会于2000年也发布了一个类似的建议。

  在2001年,日本文部省发布的一个通知将欺凌归入可实施停课的一类违纪行为。但是,这条措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

  “欺凌通常在教师不在的时候发生,因此即便有受害者反映他们被欺凌了,也很难为欺凌者的监护人提供证明他欺凌别人的证据。”东京的一名初中校长道出了苦衷。

  东京一名小学校长说:“没有实施停课的具体标准。如果我们对孩子实施了停课,一些家长会指责学校缺乏管教好孩子的能力。”

  而且,被停课的孩子也没有可去的地方。

  
教育重建委员会的一个委员说:“我们需要一个让这些孩子重返学校的再教育项目。”一名初中校长也认为,“我们需要对欺凌者提供指导,还需要讨论如何为停课学生提供一个再教育的项目。” 

钱用何处:加强研究与增派辅导员

  日本政府希望有更多的经费来解决最近接连不断的因校园欺凌引发的学生自杀问题。

  有两方面的工作都急需用钱:一是对欺凌进行更加准确的研究,这不能依赖学校的自查报告;二是为学校配备更多的辅导员。

  文部大臣伊吹文明在11月26日表示,作为解决校园欺凌问题的一个紧急措施,政府要求获得一笔拨款用以增加学校辅导员的数量。

  日本政府已等不及到2007财年来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希望在本财年的补充预算中获得遏制校园欺凌所需的经费。补充预算的最终结果将在12月底见分晓。

  日本政府之所以如此急迫,一方面是为了平息公众的批评之声。政府此前所做的关于校园欺凌的调查研究被认为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令人痛心。

  文部省每年对小学和初中欺凌问题的研究所描绘的图景被普遍认为是“粉饰太平”的。

  2005学年的研究共发现了20143起校园欺凌事件,数量比上一年下降了7.1%。报告说校园欺凌的数量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呈下降趋势。

  而且,报告还说,在1999到2005学年间,没有因校园欺凌引发的学生自杀事件发生。

  批评者认为,政府调查所用的方法仅仅分析了每所学校提交给
教育部门的报告,使结果遭到扭曲。

  随着北海道、福冈等地发生与欺凌有关的学生自杀事件,学校和
教育部门被指责低估了校园欺凌问题的严重性。就连日本文部大臣伊吹文明也对本部门调查的准确性表示了怀疑。

  因此,文部省官员提议在明年3月之前对校园欺凌问题进行重新调查,不再以学校的自查报告为依据。

  文部省希望通过补充预算获得更多经费的另一个缘由,是给学校聘请更多的辅导员。

  日本本财年的预算已为全国约1万所初中聘请辅导员安排了42亿日元。尽管地方政府可以为小学安排辅导员,但到今年3月为止,只有7.5%的小学拥有辅导员。

  自从2001年以来,聘请辅导员所需经费的一半由中央政府补贴。但这部分钱只能用于聘请每周工作8~12小时,每年最多工作35周的辅导员,而且,大多数辅导员不只为一所学校服务。

  补充预算将使更多的小学拥有辅导员,他们将竭力处理高年级学生越来越严重的欺凌问题。

  文部省官员希望这一变化将有助于改善下一学年的学生辅导工作。在今年连续发生了若干起恶性事件后,日本文部省已经向小学和初中派遣了儿童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师。(卧松 编译)


校园欺凌问题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一) 整体措施

ü 加强老师对学童欺凌现象的认识,以提高对学生的敏感度及对欺凌事件的警觉性,并在处理问题上及早作出装备

ü 营造校园和谐气氛,培养师生和同学之间的融洽关系

ü 建立一个安全的投诉环境及气氛,让被欺凌的学生勇于举报,包括设立举报热线或以邮件形式投诉,让学生明暸校方愿意随时伸出援手

ü 劝喻学生对易遭侵害的地点提高警觉性及避免行经偏远及幽静的地方,例如屋公园僻静处及楼梯暗角位等

ü 加强学校和家长的沟通,并携手合作预防及处理欺凌事件之发生

(二) 对被欺凌者的处理方法

ü 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与人相处技巧

ü 学懂保护自己及拒绝别人无理的要求

ü 若有需要,亦可培养易受欺凌的学生注意自己言行举止,勿成为他人侵害目标

(三) 对施暴者的处理方法 要有效处理学生的违规、欺凌行为,必先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目的。通常他们这些不良行为,是要达到以下的目的

ü 争取注意 .报复 .争取权力 .表示无能

ü 争取注意

ü 在可能的范围内,不理睬学生的不良的行为

ü 若有需要,把他和班隔离

ü 不过要安排他有机会用积极的方法来争取注意力

ü 留意并增强良好的行为

ü 报复

ü 暂停用处罚

ü 若不能与他积极地沟通,则把他转介给其它教师

ü 帮助他寻找处理愤怒的方法

ü 争取权力

ü 让学生从两个或多个合理的活动作选择

ü 当他完成作业时,便奖励他

ü 避免对抗的情况

ü 当订定课室规则时,让他参与和发表意见

ü 表示无能

ü 不要施加任何压力

ü 暂停评分

ü 找出学生能达到的程度来订定要求

ü 多用鼓励的方式

ü 试让学生每天都有一点成功的经验,如为同学服务,替教师擦黑板或挂图等

找出校园欺凌问题的因素

  虽然是次研究未能全面找出导致各种欺凌的因果关系,然而从研究及文献回顾得知,校园出现欺凌及暴力的因素是多样化的,笔者分析下列因素与恃强凌弱的出现有着密切的关系:

1、为迎合观众与读者之追求感官刺激及赚取利润,大众传媒对于暴力与犯罪新闻往往以夸大性报道,青少年易受影响:

2、社会生活中经常出现以暴力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青少年于不知不觉中模仿暴力行为;

3、家庭不和谐的气氛,使子女感觉家庭冷漠、缺乏安全感;

4、父母忙于工作,亲子关系疏离,缺乏指导能力;

5、学校过于重视学业成绩,致使某些学生易生挫折而制造了失意者;

6、学校过分挤迫,教育内容缺乏吸引力,师生关系一般;

7、学校与学生家长沟通不足,对于学生管教之看法亦存有差距;

8、老师之间的联系欠佳,管教态度不一致,处理问题时未能协调而各行其是;

9、学校老师辅导知识与助人技巧不足时,容易引发师生冲突事件;当代的青少年欠缺人生长远目标、社交技巧及自我控制情绪能力差、自我反省能力较差及个性冲动等。


遏制校园欺凌:

各国自有招

  近些年,面对日益增多的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在忙着寻求解决良方。事实上,在美国人开始为此事着急之前,很多国家就已关注校园欺凌问题了。

  “持强凌弱在世界上的每一所学校都存在,这样说也许过于简单化,但事实确实如此。”爱丁堡大学“反欺凌网络组织”的负责人安德鲁·梅勒说。该组织在苏格兰政府的资助下,为学校师生提供抵制校园欺凌的有用信息和各种帮助。

  大多数学者普遍接受这样一个观念,即校园欺凌是学校中长期存在的一种力量不平衡现象,是个体之间、群体之间或群体与个体之间,力量较大者对较小者进行的恐吓或贬低。欺凌可能是身体上的或心理上的。比身体欺凌更普遍的是其他更微妙的欺凌方式,如交往排斥、起绰号或说闲话等。

  “不知道何故,在中小学里,孩子们成为欺凌受害者的方式大同小异。”美国南加州大学教育学教授罗恩·艾斯特说。“欺凌现象与中小学关系密切。”

  艾斯特自从1997年以来便在以色列研究校园欺凌现象。他指出,大多数学校是通过校园里的暴力或自杀行为才对欺凌现象产生关注的。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研究者从上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花大力气对校园欺凌现象进行了解。即便如此,直到1982年3名挪威少年因不堪欺凌而自杀,挪威政府才发起了一个打击校园恐吓的声势浩大的全国性运动。

  挪威政府鼓励学校对校园欺凌采取全校范围的干预措施,如制定课堂规则,对学生行为进行限制,组建教师职业发展小组,与学生开展有关同辈关系与行为的班会活动,为欺凌者、受害者及其家长提供心理咨询等。调查显示,到1985年,挪威的校园欺凌现象减少了50%。为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挪威国会于2002年通过了一个宣言,号召国家、地方政府以及家长和教师团体加入到尽快根除校园欺凌现象的行动中。

  此后,这场遏制校园欺凌的运动扩散到了其他很多国家和地区。苏格兰和澳大利亚建立了政府支持的组织和网站,如“反欺凌网络组织”和“澳大利亚无欺凌计划”,以帮助学校了解欺凌现象,为学校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教师培训的指导大纲。

  “反欺凌网络组织”的负责人梅勒先生说,苏格兰的大多数中小学都有反欺凌的相关政策,包括明确规定欺凌是不能接受的。此外,课程中也渗透了反欺凌的内容,如在社会课上。上课时还进行同辈团体辅导,让年龄较大的学生为年龄较小的学生提供咨询和帮助。

  据南澳大利亚大学的副教授肯·里戈比介绍,澳大利亚政府通过增进师生们对社会正义问题的理解来解决校园欺凌问题。其理论依据是,“只要认识到骚扰、折磨与自己不同的人是错的,那么欺凌问题就得到解决了”。

  但里戈比先生认为,这个思路得到学校的认同是有限的,因为人的天性通常并不指引人们公平地对待所有个体。

  他介绍说,澳大利亚的很多学校倾向于问题解决式的干预,例如安排学生或教师调解员,组织课堂讨论,让孩子们(包括欺凌者)就为什么会出问题,以及应该采取什么措施等话题交换意见。里戈比认为,任何方案要取得成功,比方案内容更重要的是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程度。“执行情况是我关心的底线。”他说,“这与教师对欺凌问题的认真程度有很大的关系。”

  在1998年,以色列教育部为解决校园欺凌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要求学校建立全校范围的反欺凌政策,并对在职教职员工进行培训。同时,以色列教育部还对正在进行的调查和研究提供支持,以求寻找到个性化的解决办法。调查发现,欺凌现象发生最多的是在放学后的走廊和厕所,或教师监控不力的时间段。很多学校采取的办法很简单,如增加警力,保证照明,让父母接送孩子,休息时间在走廊上安排更多教师等。

  据艾斯特先生介绍,这些措施起到了作用。从1998年到2002年,以色列各种形式的校园暴力、包括欺凌的数量减少了25%。

  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情况更复杂些。在很多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
一间教室通常有100到150人。用华盛顿教育发展研究院“全球学习组织”主任贝弗莉·琼斯的话说,在这样的环境下当教师,首先得学会“人群控制”。

  考试舞弊通常是校园欺凌背后的动机,学习困难的学生强迫成绩好的学生给他们看试题答案,这样的现象非常普遍。琼斯女士分析说:“考试结果对于学生及其家人来说如同生死宣判。因为考试成绩决定着他们是继续上大学还是只能从事粗活而终身与贫困为伴。”

  教室里的条件实现太差。有时候,3个学生挤在一张课桌上考试。成绩好的学生要遮住自己的试卷不让别的学生看见,只能靠老天帮忙了。因此,这些成绩好的学生往往便成为胁迫恐吓的对象。

  在日本,该国的文化使欺凌现象得以助长。最近的一个调查发现,2003年,在近8000所学校中发生了23000多起欺凌事件。大多数欺凌行为都是由个体遵从社会期望的要求引发的。

  “中规中矩在日本非常重要。”在日本研究欺凌现象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Toshio Ohsako说:“如果有人显得与众不同,那便有被欺凌的危险。”由于这个原因,被朋友、教师和同学欺凌最多的是那些“惹眼”的人。1995年,大约6万名日本学生被欺凌,虽然这个数字有所下降,但下降趋势并不稳定。Ohsako说,学生逃学已成为日本的一个问题,而在逃学学生中,将近30%的人是因为他们害怕被欺凌而逃学的。

  为应对这个问题,日本文部科学省加强了对教师进行有关校园欺凌的培训,增加了合格学校辅导员和护理员的数量,以帮助学生处理各种问题;同时,允许学校对那些给同学带来身体或心理伤害的学生停课,并为此制定了更加明晰的指导原则和程序。

  尽管有这些措施,但由政府来对校园欺凌进行干预并非易事,因为欺凌事件是非常敏感且隐蔽的。

  Ohsako先生认为,要有效解决校园欺凌问题,必须首先转变学生的社会观念。“只对欺凌进行惩罚是没用的。你必须通过活动、有趣的课程、优秀的教师以及良好的环境让学校教育对学生有更大的吸引力。”

  还有不少专家认为,从长远来看,有关规章制度并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我不认为法律是解决校园欺凌问题的成功途径。”南澳大利亚大学的里戈比先生说,“在很多情况下,它仅仅是在提醒孩子,他们的所作所为是错的。”

  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学生对上学感到厌倦是欺凌弱小的先兆,学校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一些专家还认为,教孩子如何积极参加社交活动而非仅仅做一个旁观者,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另一个有效途径。 



校园暴力+3G手机=乐掴?


新闻大件事

1. 欺凌同伴是懦弱的表现

  一般相信,“乐掴”(Happy Slapping)这种用摄像工具把暴力行为拍下来,然后广为传送的行为,是在2004年从英国青少年当中开始流行起来的。手机技术的进步,以及Youtube等网站的流行,只有把这种恶搞文化更为广泛和快速地传开来。
参与的青少年常认为自己只是在恶作剧,但当群体一起行动时,情绪失控加上错误的价值观,有可能会犯下严重的暴力罪行。 2005年,英国一名15岁的女学生声称为了拍摄“乐掴”的纪录片,和四名同伴在地铁站附近把一名酒保活活打死。

  法国2007年2月立法规定,除新闻从业员外,任何人利用摄像工具拍下暴力实况,然后将影像上载到互联网上广为流传,将可被判处最高5年监禁及罚款7万5000欧元(约15万新元)

  《新报》一名新闻从业员对这起事件的评语最能总结乐捆或其他校园暴力事件:报复或欺凌同伴是懦弱的表现。

2. 本地乐掴个案

2007年4月
一名中二女生疑因搬弄是非而引起一群学姐不满,在被责问时竟答应被这群学姐掌捆和剥光衣服作为惩罚。不料,其中一人竟将过程摄下来,还恫言把录像放上网,企图勒索她。

2006年6月
一名女学生被4名少女围殴,还被扯下上衣。这段画面被人用手机拍下,还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过后受害者不怪她的朋友,还自称是自己做错了事。

2006年1月
三名中学生拥抱和亲吻一名同校的女学生,还用手机把过程拍了下来。


想一想:

1. 如果你的朋友要你参与这种看似开玩笑/作弄同学的举动,你会拒绝/参与吗?
2. 如果你发现一群同学在欺负一名弱小,你会怎样做?如果你收到这样的录象,你会怎样做?
3. 为什么有些受害者被人乐掴了,会心甘情愿地接受,不会反抗?
4. 学校该如何防止这类行为的发生?


参考新闻:

中二女生遭一群学姐

脱衣掌掴录像勒索    

陆彩霞   

2007-04-27

  一名中二女生疑因搬弄是非而引起一群学姐不满,在被责问时竟答应被这群学姐掌掴和剥光衣服作为惩罚。不料,其中一人竟将过程摄下来,还恫言把录像放上网,企图勒索她。女生担心录像在网上流传,决定向警方报案。

  这起事故大约在三个星期前发生,受害女生珍(假名)是东部一所中学二年级学生,也是学校华乐团的团员。

  攻击珍的六七名女生,念中三和中四,也是华乐团的团员。一些学生透露,珍因为在学校说是非而引起上述学生的不满。她们决定找珍出来“算账”,并提出让众人掌掴她作为赎罪的条件。据知,珍当时答应接受惩罚。

  事发当日,珍和这一群学姐在校外见面,不单被掌掴而且还被剥光她衣服、被人拍摄受惩罚的经过。被学姐如此惩罚后,珍以为事情就此了结;不料,她却突然接到其中一人发来的手机简讯,恫言要把当天拍摄的影像上载到YouTube网站,向她勒索一笔钱。

  珍遭学姐勒索,深感焦虑,在一个星期前报警。警方昨天在受询时证实接获报案,并表示调查工作已在进行中。珍就读学校的校长,也证实了这起事故。

  校长在给媒体的书面答复说:“学校最为关注学生的福利,涉及此事的学生已接受辅导,而校方也已通知了她们的家人。”

  本报探悉,该校华乐团的一些团员之后在博客上隐约提到此事,却没有透露太多详情。其中一些内容显示,这起事故在华乐团即将参加青年节比赛时发生,影响了一些团员参赛的情绪。一名相信涉及事故的女生写道:“这两天我一直故作坚强,我害怕……害怕自己撑不下去。”她也向该团体的其他学生道歉说:“……对不起,是我让你们哭泣。我不是有意的,对不起。”

  也有学生在网上提到,该华乐团的负责老师向团员提起这事时,声音哽咽,似乎是在强忍眼泪。

  另一名团员则表示,担心学校会将华乐团解散。

何谓“乐掴”暴力现象?

  近年来,由于有录像功能的手机越来越普遍,一种称为“乐掴”(happy slapping)的暴力现象衍生。所谓“乐掴”,是指恶霸利用摄像工具(通常是手机)拍下遭欺负者影像,然后广为传送的行为。

  像上述的校园暴力事故,并不是本地第一次发生。去年6月,一名女学生被4名少女围殴,还被扯下上衣。这段画面被人用手机拍下,还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

  然而,受害女生事后却表示那是一场误会,被殴打也是罪有应得的。她也说,几位袭击者已经向她道歉,而她们还是好朋友。





青少年性教育


13%青少年性活跃 

调查:其中4%有超过一个性伴侣

杨雪慧   2007-07-26

  一项针对609名16至23岁青少年进行的性行为调查显示,有13%的青少年性活跃,而当中4%有超过一个性伴侣。

  大部分接受调查的青少年对安全性行为,如使用避孕套、避孕丸等有一定的认识,不过仍有23%的性活跃青少年在进行性行为时,不采取任何防范措施。

  社会发展、青年及体育部政务次长张思乐受访时说:“令我感到意外的是,一些青少年虽然在性行为方面开放,避孕知识也不缺乏,不过仍选择冒险不采取任何防范措施,这点令人担忧。”

  他说,青少年如今能够从互联网等方面获得大量性方面的信息,根本无法阻挡,能做的就是向他们灌输正确的价值观与性方面的知识。

  他表示,社青体部希望与教育部合作,有系统性地从小学至初级学院,甚至是大学,通过各种活动、课程,向学生传达性方面的知识,包括婚前性行为的后果等。

  不过他强调,家长在灌输正确的性价值观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也最清楚自己要把什么样的价值观传达给孩子。

  如今,许多家长在孩子教育的各方面都非常踊跃与校方合作,性教育方面也应该如此。家长若与校方合作,能够给青少年最全面、完整的性教育。

  调查由拜尔先灵医药公司(Bayer Schering Pharma)与Youth.SG网站联合进行,是它们展开的“对性行为负责”运动的其中一项活动。调查结果昨午在共和理工学院公布,张思乐是座上嘉宾。

  调查也显示,有74%的青少年认为,避孕套是防止性病传播最有效的避孕方法。国大医院妇产科高级顾问医生考迪星(Kuldip Singh)教授表示,虽然大部分青少年知道避孕套是防范性病最有效的方法,但是仍有26%认为其他方式如避孕丸、体外射精等同样有效,这点令人担忧。

  他说:“避孕套是唯一能够防止爱之病与其他性病的方法,不过仍有超过四分之一接受调查者并不知道。”

  他指出,这或许是这个年龄层患性病者增加的原因。根据今年3月份的媒体报道,前年有678名10至19岁的青少年因性病求医,比2001年的256名超过两倍。

  至于避孕方式,有55%性活跃的青少年最常使用避孕套,23%则表示不采取任何避孕措施。选择体外射精、计算排卵期与避孕丸的分别有18%、8%与6%。

  考迪星指出,选择使用避孕套的数据令人鼓舞,不过青少年对其他避孕措施的可靠度的认识仍有待提高。许多青少年仍不知道,服食避孕丸其实是最可靠的避孕措施,联合使用避孕丸与避孕套的可靠度其实最高。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接受调查的性活跃青少年当中,36%每次都采取避孕措施,35%却每10次就有少过7次会采取避孕措施。大多数青少年表示,他们是在“一时兴起”的情况下发生性行为,因此不是每次都会采取防范措施。

  根据卫生部提供的数据,去年20岁以下堕胎的人数从前年的1279人上升至1391人,占总堕胎数目的11.6%。

  在这之前的5年,20岁以下的堕胎人数每年都下降,从2000年的1730人下降至2004年的1341人。

  除了向青少年传达安全性行为的信息,主办当局也鼓励青少年坚持自己的立场,勇于向婚前性行为说不。

师生对调查结果感惊讶 :有13%接受调查的青少年性活跃,令不少人感到诧异。

  出席“对性行为负责”讲座的两名共和理工学院学生陈依惠(18岁)与高健刚(18岁),对这个调查结果就感到惊讶,觉得这个比例相当高。

  他们认为,既然有一些青少年已经有性行为,教导青少年正确的防范措施,防止怀孕与性病非常重要。

  初级学院教师王续颖(26岁)认为,师长虽然能够劝青少年不要在婚前有性行为,不过仍会有一些学生选择偷吃禁果。

  她表示,校方曾安排防止爱之病的讲座,当中包括如何使用避孕措施的环节,学生都非常感兴趣,而且敢于发问。

  她说:“他们可能不好意思问家长。在学校举行这类讲座,他们会发现其他同学也有相同的问题。”

  不过,她也指出,一些学生可能会“滥用”这些避孕措施知识,以为只要采取措施做性行为就“安全”。

  她说:“所以,家长与教师还是要强调,选择对婚前性行为说不其实是最‘安全’的。”

  新加坡家长计划协会(Singapore Planned Parenthood Association)委员之一,有超过15年辅导青少年经验的约翰·维加严(John Vijayan)则表示,协会到中学办一些讲座时,都会向学生传达避孕措施方面的知识,不过也会强调对婚前性行为说不的重要性。

  他说:“毕竟,没有防范措施是100%有效,向婚前性行为说不其实是最有效的方法。不过,我们不可否认仍会有一些青少年不选择说不。他们应该清楚自己所面对的风险,并且学习为自己的性行为负责。”



严肃看待青少年的性教育

2007-07-27


  由拜尔先灵医药公司与Youth.SG网站联合展开的“对性行为负责”运动,有一项对我国16至23岁青少年性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有13%的青少年性活跃,其中,4%有超过一个性伴侣,23%在进行性行为时不采取任何防范措施。看到这样的调查结果,人们的反应必然是为当今青少年的大胆开放和放纵鲁莽感到吃惊。社会发展、青年及体育部年轻的政务次长张思乐的反应也是如此。他为那些性行为开放却冒险不采防范措施的青少年感到“意外”和“担忧”。

  这种担忧是有数据反映的:据报道,前年有678名10至19岁的青少年因性病求医,比2001年的256名几乎多出两倍;而根据卫生部的统计,20岁以下堕胎的人数也从前年的1279人上升至去年的1391人,占总堕胎人数的11.6%。

  然而,这样的担忧毕竟是“技术层面”、“行为层面”的浅层次担忧,只是为青少年的性行为“善后”问题担忧。固然,这个层面比较具体,也比较容易着手处理,但是,因为我们讨论的对象是年轻人,因此,所应该为之担忧的就不能只停留在性行为的“善后”层面,而更须为深层次的“道德层面”、“心理层面”担忧,也就是关注青少年的“前瞻”问题——人格特质的发展。简单的说,即是“对性行为负责”这一运动所说的“负责”一词的含义。

  时代已经不同,虽然近来西方一些社会也转趋保守,并对青少年强力宣导“禁欲”教条,但是,对更广大的青少年来说,每天浸淫在几乎没有禁忌的网络世界,再加上各种影视书刊的声色泛滥,要教他们对性行为绝对“说不”,已经越来越困难,甚至容易引起他们的强烈反感,以至更为叛逆和放纵。事实上成人社会必须惭愧,我们的环境也毫无宣导“禁欲”的条件,开明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在“禁欲”教条之外另辟有效蹊径。因此,重点不在于青少年是否有性行为、是否懂得采取安全措施,而在于青少年是否能够因为很有责任感而避免性行为;又,即使有性行为,是否能够因为很有责任感而采取安全措施。倘若青少年对性行为责任感淡漠,则不论在技术上如何把他们教导到避孕套、避孕丸无所不懂,恐怕也不能改变受访青少年所说的那种“因为是‘一时兴起’,所以没采防范措施”的行为模式。卫生部统计的20岁以下的堕胎人数,在此之前曾经连降五年再回升,是否正反映了近年来加强的性教育,在技术层面辛苦筑起的安全堡垒最终却敌不过“一时兴起”的冲击?

  从最近一连串有关青少年的调查来看,就可发觉,青少年的问题又岂只在于少用了安全套?使人侧目的乱丢垃圾、在公众场所行为不检等等作风,媒体上已议论多时。他们对生活环境那种缺乏责任感、旁若无人的态度,正是我们必须担忧的。上个世纪的伟大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把人的需求层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隶属与爱的需求、自尊需求、知的需求、美的需求,和最高层的自我实现需求。这套学说,当今性教育学界的主流非常认同,即“自我实现的人格特质是能延后满足欲望”;换言之,完全不能“延后满足欲望”、只顾“一时兴起”的人,其人格特质必然离“自我实现”很远。因此,青少年性教育问题不是“一套了事”,或者说,不是“外科”问题,甚至不只是“内科”问题,而是心灵健康营养学问题。如果青少年不懂得“性”是除了生理还包括心理,是除了欲还须有爱,也不懂得做人须懂得尊重和自重,则即便他们都用“套”了,我们的社会仍难解忧。




性事谁人不知                 

蔡深江29-07-2007


  多数人暗自想起当年自己如何初懂人事,总还是会觉得不方便分享,特别是性这回事,私人得比薪水更难坦然谈论。然而,时下一些年轻人却不这么以为,无论是交换性爱经验、手机拍摄性感动作、上网浏览色情内容,把性看得很简单平常……你觉得是自己老土了,还是青少年跑过头呢?

 不把性当一回事其实有它应该的平常心态,但怎么掌握自己的行为举止,特别是在性生活方面的自律和检点,却不应该是“我想怎样就怎样”的潇洒可以一笔带过的。有些观念诚然是越看下一代越不自在,而性开放的相对保守立场也总是叫年纪大的看不惯年轻人的放浪形骸,这很难改变,上一代最多忍着不多议论,却很难认同。

 当我在报章上读到一项针对609名16至23岁的青少年进行的性行为调查结果时,起初并不认为本地13%的青少年性活跃,其中4%有超过一个性伴侣的情况会令人感到太惊讶,却也还是感叹地摇头了。

 问题是,该看到的是其他性生活不活跃的87%青少年,还是担忧那13%身体早熟、性知识却没有跟得上欲望和冲动的青少年,当然,我更好奇的是,在这个调查结果之前,相关当局,无论是教育部或者社会发展、青年及体育部没有类似数据,关注青少年的险事与早熟吗?

 社会发展、青年及体育部政务次长张思乐表示,社青体部希望与教育部合作,有系统性地从小学至初级学院,甚至是大学,通过各种活动、课程,向学生传达性方面的知识,包括婚前性行为的后果等。

  这固然是顺理成章的建议,但我的疑惑是,难道教育部自2001年推出的适合中学低年级学生的多媒体性教育,无法有系统地教导性知识吗?又或者教育部能做的只是其中一部分,效果不彰,必须社青体部配合,才可以更全面地处理婚前性行为的问题。

  用“婚前性行为”的概念套在这个年龄层的人身上,想必会让他们嘲笑。暂且不搬道德,让年轻人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并且保护自己的另一半其实更务实重要。

  近日另一项关于爱之病监测数据的公布,更让人感觉到,问题出在观念而不是行为。卫生部去年批准使用爱之病唾液快速检测法,资料显示有越来越多年轻专业人士接受检验。由于这个检验在匿名清况下进行,医生不会把资料透露给官方或家属,在接受检验的678个人中,有8个被证实是爱之病病毒感染者,其中4个已不知所终。

  过去也许我们要处理的是如何教导青少年性教育的课题,害怕的是不教怕他们乱学,教了会刺激他们乱用,但现在更棘手的是,在既定和各自形成的性观念之上,如何让青少年认识更基本也更致命的性爱责任。已经不是在几岁和谁上床的该与不该,而是这么做之前和之后,该做什么的问题。

(作者是《我报》副总编辑)





户外行为

投诉滑板青年
       
辜锐贞   2007-11-02

  白沙21街214座,这里的儿童游戏场和羽毛球场,多年来都被一群又一群外处来的青少年占为己有,几乎每晚在这里横冲直撞玩滑板,尤其在羽球场,若有居民、小孩想打球,他们就故意在旁跳跃、乱踢滑板,为了安全,大家只好避开。他们也把绑网的钢杆弄断,石凳子、垃圾桶、地上处处都有破损痕迹。去年有两张钉在地上的椅子也被“连根”拔起。有一次有老人家坐在球场边聊天,他们也放肆地把滑板踢过去,幸好擦身而过。

  他们深夜也照玩,最近又引来另一群全身黑色衣着的青年,骑脚车,大声笑闹,有些彻夜不归,躲在儿童塑料游戏场嬉戏,隔天早上发现烟蒂处处,若着火可能又是另一场不幸。居民轮流召警,但几年来他们越来越狂妄,人数也日增,这里将成为他们的夜生活场所。

  我们希望居委们能关注这里的情形,或者,你们不住在邻近,平日无事也无暇来和大家沟通,听取心事,但对此处的嘈杂情况,你们也会知道吧!市理会负责人在一些设施被弄坏后,也不追究,换个新的就了事,这是浪费居民的钱,助长他们随心所欲去搞破坏的行径。警岗警员们频接居民投诉电话,只照章行事派两个“书生”型警员前来,但屡劝不听。每晚还是有人召警。警员们就应该据情报告上司,找出对策,加强巡视,或索性载他们回警局蹲一夜。而不是要居民长期一再地请你们来赶人。


  我们相信委居们、警方、市理会等有关负责人能合力改善这里的嘈杂环境。

  在此建议市理会把球场前端的斜洋灰地都改为草地,因为斜坡是玩具滑板者的最爱,同时也该竖立一块“禁止滑版”等的告示牌,球场才不会成为“白象”项目!

青少年不能面对挫折?

该输时 要输得起
    
洪艺菁   2007-11-03

  高才生赵柯入侵学校电脑网络被控上法庭,没钱付罚款,差点得以坐牢代替,幸得匿名善心者出面替他缴付罚款。

  这名中国籍的莱佛士初级学院毕业生被控在今年3月23日,利用以电脑软件盗取的密码,在莱初的电脑室里前后十次侵入其网络,浏览教职员电脑里的资料。与此同时,他也把自己级任老师电脑上的资料抄录到自己正在使用的电脑。

  他侵入电脑时被初院的电脑技术员发现,副院长接到举报后,吩咐保安员报警。

  这起事件让我想到一连串的问题。首先,学校的第一反应为何是报警?学生犯错,校方不是应该循循善诱,以纠正他们的行为吗?校方动辄报警捉人,怎么没考虑到一旦被定罪,一个优秀青年的前途可能就此毁了吗?

  其次,学院的电脑系统为何那么容易入侵?警方的调查显示,赵柯是在互联网上偶然阅读到有关入侵网络的资料,而萌生侵入学院电脑网络的念头。“偶然阅读资料”就足以入侵系统,要不就是这名学生的电脑技术很好,要不就是学院电脑网络的保安措施太差劲了,甚至说不定曾有他人入侵,只是没被发现罢了。

  可是赵柯为何要以身试法?他给的原因令人感到纳闷。

  案发时,他刚领取‘A’水准成绩单,四科主修科目都考获A,三个特别试卷当中有两个特优(distinction),一个优等(merit)。这已是非常优异的成绩,他自己却认为不够好,因此“想看看其他同学的成绩,以激励自己更加努力”。但是考试都已经过了,大家即将升上大学,到了大学自然是另一番情景,此时知道同学的‘A’水准成绩又有何用?

  他的另一句话,相信更能准确地反映他的心理。他说:“我的两个特别试卷考获特优,我想至少有十个人考获三个特优。”

  他犯罪,相信就是为了成绩上这一点点的差别,而感到不甘心。

  试想,能够报考特别试卷的学生只是少数,大多数学生若是四科主修科都考到A,就已经很高兴了,因为这表示他们可以报读大学的任何科系。但是,这名高才生却不知足,为了那一张“只考获优等”的特别试卷而耿耿于怀。究竟我们为何会培育出如此好胜心强,爱钻牛角尖的高才生?

  即使他真的很想知道别人的成绩,为何不直接问同学们考得如何?即使当事人不说,校内考获“四科A,三个特别试卷特优”的顶尖成绩的有哪些人,同学之间自然会相互流传,要打听也不太难。赵柯的成绩优秀,IQ很高,但他待人处事的能力(即EQ)又如何?他要侵入电脑网络去查找同学的成绩,是否因为自己不肯放下身段去问其他同学,或是和同学们的关系不够密切?

  但是,赵柯在学校里显然还是交了一些好朋友。审讯期间,约有十名同学到法庭旁听,并透过律师请求法官给予轻判。有六名好友甚至筹款,让他获得保释。

  这些同学为他请愿,是基于友谊或是同情?还是他们认为他这么做情有可原,甚至感同身受,觉得自己若懂得如何侵入网络,说不定也会这么做?

  网民把此案的谈论重点放在他的中国籍身份,但老实说,换作新加坡学生,难道就不会这么做吗?赵柯案究竟是独特的个案还是冰山一角,这点值得大家深思及探索。

  前阵子,有许多家长纷纷投函报章,埋怨今年小六会考数学题目太难,一些学生踏出考场还哭个不停,影响了考别科的心情。

  为什么区区几条数学题,就可以打跨本地莘莘学子的意志?学生从小到大,必须应付的考试那么多,如果因为一场考试就耿耿于怀,他们日后要如何面对人生的更多考验。更何况文凭不过是进入社会的一块敲门砖,一些学生和家长却把它视为个人一辈子成功或失败的指标。

  一些学生真正关注的不是自己是否已尽力、是否已发挥自己的最高潜能,他们更在乎把自己和别人作比较,把排名看得特别重要。真的让他们科科都考第一,那又能证明什么?他们踏入职场后,真的就比别人表现得更优秀吗?他们的生活,真的比别人幸福吗?

  我们在教育下一代的过程中,是否因过于注重灌输学术知识,而忽略了教导他们做人的道理,忘了培养他们自爱和自信?

  2004年发表的数据显示,本地每6.4名成人便有1名因受到抑郁症或轻微恐惧症等精神问题所困扰,而影响效率和健康。6岁至12岁的孩童,每8名就有1名出现抑郁、焦虑和离群等情绪和行为问题。这个比例在全球相当高。这种“第一名”,我们最好还是不要。有时输了,未必是件坏事,重要的是输得起。


教导孩子面对挫折 从家里开始

莫美颜   2007-11-05



  小六会考成绩放榜   孩子考不好怎办?

  小六会考成绩很快就要公布,也许有些家长已开始担心万一孩子考得不好要如何应付的问题。

  陪孩子领成绩单:袁凤珠说,家长不妨告诉孩子考试成绩已成定局,好坏他都要接受,父母也可以帮孩子做好最坏的打算。成绩公布当天,建议家长陪孩子领成绩单,或主动打电话了解孩子的成绩。

  承认与接受失败:如果孩子考得不好,父母得加倍留意孩子的情绪变化。这时父母也要调整心态,接受孩子考不好的事实,不要觉得很没面子,很羞愧。

  家长面对失败的孩子时态度也要注意。不要责备孩子,要帮助孩子接受和承认自己的失败,但别对孩子说“无所谓,慢慢来”,因为这样可能使孩子变得不肯求上进。

  照样履行承诺:受挫的孩子除了感到沮丧外,他也可能害怕父母因此生气而不再疼爱他。袁凤珠给父母的忠告是:“千万别把孩子的成绩和你对他的爱挂钩。”孩子失败了,家长也得履行之前对孩子的承诺,比如答应过孩子,年底会带他出国,答应圣诞节会送礼物给他,这些都得一一照做。因为当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并没改变时,孩子便有了继续向前进的力量。

  让孩子说出感受:父母应该做的事还包括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甚至一起拥抱而哭,让孩子知道你也很难过,接着跟孩子一起找出失败的原因,然后帮助他对症下药。

  成就转移法:家长还可以“成就转移法”来协助孩子再站起来。方法是帮助他发现自己的优点,发挥自己的优势。当孩子感觉到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时,他的积极性就会被鼓动起来。

  解除同辈压力:如果孩子担心好朋友会因此离开他或嘲笑他,父母可以告诉孩子,真正的好朋友是不会因为他的失败而离他远去,而那些因此而不理会他的朋友也不值得跟他们继续交往。
  哪个孩子不希望考进自己喜欢的学校?但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如愿以偿,所以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不管他考进什么学校都一样,都必须靠自己的努力才能争取到好成绩。

小六会考刚结束,不少家长和学生便反映今年的会考数学试卷特别难,有的学生考试后还号啕大哭。有家长说,这样的卷子会毁灭考生的自信心,而且小学生年纪小,这种打击不是一般孩子容易恢复过来的,这名家长也担心,学生若来不及调整心情,还会影响接下来的考试成绩。

  在数学考题事件刚尘埃落定,又传来我国西部一所中学一名女生,在领取成绩单后,怀疑成绩不理想,受不了打击,从学校3楼跳下的事故。

  这些接二连三的事件,未免让人担心,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如此脆弱?

  孩子因为这样那样的挫败而失去信心,变得沮丧,甚至走上自杀道路的现象,跟过去比较确实有增加的趋势。从事学生辅导工作16年的袁凤珠发现,这样的现象跟16年前相比增加了约一倍。袁凤珠是翱翔辅导服务中心主任。

  孩子承受不了挫折,到底我们的社会、教育、家长和孩子出了什么问题。袁凤珠的观察发现,孩子心理素质不佳的原因其实并不单纯。

家长:硬塑理想中的孩子

  新加坡是个精英社会,压力很大,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也很高,他们往往硬把孩子塞进自己理想的模式中,而忽略了孩子的承受力,以及孩子的感受和情绪变化。

  现代孩子没有什么爱好和生活乐趣,平日除了读书,就是沉迷于电脑游戏或电视节目,家境过得去的可能一年跟父母出国一次,就是如此而已,生活中缺乏积极的人生动力。

  这些孩子没有什么朋友,父母又忙于工作,没有聊天和吐露心声的对象的情况相当普遍。而父母命令孩子,孩子向父母报告,这样的生活方式几乎成了父母与孩子相处的全部内容,彼此缺乏沟通,或者沟通不良。还有父母过于保护孩子,比如孩子成绩不好,就转校,凡事采取逃避的态度。

孩子:青春期忧郁症受忽略

  此外,就是孩子本身的问题。有些孩子遇到挫败时,比如考试成绩不如意,会觉得很没有面子,怕被别人嘲笑。

  有些家长并没觉察到,青春少年会出现所谓的青春期忧郁症状,时而开朗时而郁郁寡欢,这也许跟他们的荷尔蒙变化,大脑发育有关。这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而孩子最先接触,接触得最多的应该是父母,所以袁凤珠完全同意家长在培养孩子良好心理素质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家长与孩子:寻找面对失败的力量

  袁凤珠说,首先,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建立一个温馨的家庭,让家成为孩子的避风港,一个当他们成绩不理想时可以获得鼓励的地方,当他们被欺负时可以获得安慰的地方。

  再者父母必须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并训练孩子以积极的精神,乐观的态度对待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人生不会一帆风顺,不如意事常八九,家长有必要让孩子知道真实的人生,并协助孩子在屡败屡战中成长。

  同时家长也可与孩子分享自己的失败经历,对他们讲述英雄人物失败的故事,慢慢地孩子便有了面对失败的力量。





让孩子锻炼锻炼吧!         

东方客  2007-03-31


  下个星期就是4月了,日本樱花盛开的季节就到了,有人兴高采烈地在准备迎接新学年新工作,也有些人忐忑不安地默默等待着新学年新工作的开始。

  看看我周围的人,我好像觉得最紧张但却最不受人注意的,可能是小学一年级的新生。

  我每个月一两次在幼儿园当义工,跟孩子们玩,给孩子们讲故事,每当6岁班的孩子快毕业时,孩子们都对我说:

  “我快上一年级了,真高兴。可是我得一个人上学。有点儿害怕。”

  “我爸爸妈妈都有工作,放学后,我要去哪儿啊?我不知道。”

  “我可以回幼儿园来吗?我可以回来见您吗?”

  孩子们自觉自己长大了,都知道今后得自己上学了,他们都憧憬向往4月后的小学生活,可内心却又有无数的不安与畏惧。

  在幼儿园或托儿所,父母再忙也得天天接送,孩子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伞下,无忧无虑,无所畏惧,无所紧张。

  可是,上小学可大不一样,六七岁的孩子都得自己上学了。上公立小学,得自己走路上下学,上远处的私立学校,还得自己搭车或坐地铁呢。

  我家附近的小学生,每天上学,得走30分钟的山坡路。如果父母开车接送,用不了5分钟,可就是不行。除非有特别事情,否则父母都不能接送,上下学都得自己走。

  我三个女儿都上私立小学。老二老三都是从一年级就自己搭车上下学了。老大是从三年级才转到私立学校,她算幸运,3年级才自己搭车上下学,可她从3年级开始就得肩负着照顾妹妹安全的责任呢。那时,妻子没工作,完全可以接送孩子,可就是不行。其实孩子自己上下学,是个很好的锻炼,不但能锻炼自己的胆识,也能培养交友能力。孩子都喜欢找同学结伴上下学,上下学的交谈中,又能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何乐而不为。

  写到这儿,我不禁想起在新加坡一些小学门口看到的情景。校门前边父母接送车辆一排排,孩子一走到父母的车前,一开车门,书包一扔,钻进去了。

走在路上的小学生,身旁不是自己的同学,也许是他们的父母或爷爷奶奶,也有一些可能是印尼或菲律宾女佣吧。拉着孩子的手,还给他们拿书包,拿水壶。唉,孩子的自立心都给剥夺尽了。新加坡治安那么好,交通那么方便,为什么不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呢?
(传自广岛)


本地学生常常被认为是温室里的花草,需要细心呵护照料,经不起大风的吹袭,似乎无法自力更生。事实是否如此呢?青少年又认为自己有多独立?                    

报道:赖诗琳 

【新闻小背景】


  教育部长尚达曼上个星期宣布:五所开办直通车的学校明年将推出“学校寄宿计划”(Boarding Programme),让本地学生在学校寄宿,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以及塑造个人品格。

  目前,参与“学校寄宿计划”的学校包括:英华(自主)中学、华侨中学、国家初级学院、国大数理中学和莱佛士书院。教育部也不排除扩展计划的可能性,让其他学校加入。

温凯仁(15岁,英华(自主)中学中三):自中一便住在英华学生宿舍:生病时父母不在身边。


  学生宿舍的生活,让我认识了很多宿舍内以及来自马来西亚的其他朋友。学校定期为宿舍学生安排游戏,无形中加强了彼此间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此外,大家都是漂洋过海到这里念书,互相帮忙的精神自然而然便产生,大家的友谊也因此更坚固。或许是读书环境不一样,我发觉和家乡柔佛州的朋友的话题少了,总感觉彼此有一种莫名的不同之处。


  如果留在马来西亚念书,我想我无法学习自立。宿舍有专人帮我们清洗衣服,为我们准备早、晚餐,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完全依赖宿舍在起居饮食上的安排。宿舍平日没有准备午餐,所以我得想办法利用宿舍内的厨房电器煮点东西吃。


  住在学生宿舍前后最大的不同,就是要懂得自动自发。以前有父母帮忙,自已无须为打扫房间操心,现在我得自己整理房间。


  宿舍除了住着外地学生,也有住家离学校较远的本地学生入宿。他们和我们这些外地学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大家很容易就打成一片。他们其实也一样独立,懂得自律、照顾自己,有的甚至周末都不回家。不过病得严重时,他们的父母就近在咫尺;外地学生的父母怎样都不能在身旁陪着我们养病。

蔡可欣(15岁,达迈中学中三):从未体验寄宿生活:计划或能拉近和父母的距离。


  本地学生的依赖性根本不是大人想象的如此,我们其实可以很独立,也渴望有独立的机会。学生不能工作赚取零用钱,经济方面自然就不独立,但是我们一般可以成熟地应付课业、课外活动、玩乐,也懂得照顾个人的基本饮食起居,不用父母担心。
有的青少年能够认清自己要的是什么,并且会自动自发以便达成目标,无奈家长花在工作上的时间比花在了解我们的时间还多,一直认为只要不到21岁,就是无法自立、不成熟的小孩。


  父母因为担心孩子在外受到伤害,所以极力呵护我们,结果适得其反。家长也常认为青少年的金钱观念差,所以开销才那么高,但是他们忘了考虑物价高涨;上一代能以几毛钱买的东西,这一代则需要几块钱才买得到。


  “寄宿学校计划”使得亲子间相处的机会更少,但这或许间接能达到“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效果,使得彼此更懂得珍惜相处、沟通的时间。

独立,要懂得体谅他人:苏彩芳(48岁,国大医院实验室技术人员):育有三个子女(20、19及12岁)


  上一代的孩子一般生长在大家庭,父母为了维持一家生计不得不出外赚钱,孩子因此得扛起打理家务的责任,设法自己解决问题。


  现今社会里,双亲同样也外出工作,但聘请女佣减轻家务事,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在核心家庭长大的孩子,样样几乎都有女佣照顾,父母一般都会尽量确保孩子所得到的都是最好的。这种情况在中上阶层的家庭更为显著。这么一来,孩子根本不需要背负小当家的责任,可以全心全意追求自己的兴趣。


  这些都是造成现代孩子自我观念强,缺乏团体精神,不够自律的主要因素。独立并不表示不需要父母的关心。一个真正独立的青年不只懂得关心他人,更要懂得接受他人给予自己的关怀。同时,他也应该是一个能够自我照顾,具有领导能力,了解群体生活的重要性和懂得体谅他人的青年。


  “学校寄宿计划”的确有助于培养如此优良的品性,但是家长也必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不时耐心地灌输、培养这样的品行和思想。这项计划同许多教育政策一样,唯有家长同学校紧密配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青少年同家人的关系,往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疏远,一年到头在学校寄宿,很可能会令亲子间的距离更加遥远。只要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寄宿计划,学生应该能体会各自独有的经验,从中受益。

莫隽恒(15岁,华侨中学中三):今年初在学校寄宿一个月:周末时把衣服拿回家洗。
学校为了让本地学生更了解外籍学生在宿舍的生活情况,于是安排了长达一个月的学生寄宿活动,好让我们身临其境。


  因为自己已经蛮独立了,所以寄宿时,我并不需要在生活上作出大调整。宿舍的设备怎样都不比家中的来得舒适,但是基本的日常需要还算不错。比如,宿舍为学生提供洗衣机,只需几毛钱便可以洗一篮的衣服;但我比较习惯每逢周末把衣服统统拿回家洗。


  另外,一些规矩是一般家庭不会有的,像宵禁和自修时段(self-study session)。寄宿的那段日子,也让我看到同学的另一面,像朋友电脑里一些新奇古怪的东西,无形中促进同学间的关系。


  其实,本地学生只是在经济方面比较依赖父母,其他方面都很独立。对本地学生来说,寄宿计划的最大收获,也许就是能与同学有更深一层的接触。

施沛莹(19岁·四德女中中四):体验了五年的家庭寄宿生活:适应过程让我成长许多。


  青年是否独立,主要取决于个别的性格及成长环境,寄宿不是塑造某种性格的唯一途径。


  我算是蛮独立的,12岁便独自到新加坡念书。当时人生地不熟,感到非常无助时,父母又不在身边,日子还真的有些苦,好几次想放弃。虽然花了两三年时间才完全适应这里的生活,但适应过程让我成长许多,自己也学习自立。妹妹几年后也到这里念书,所以当时除了照顾自己,还得好好照顾她。


  家庭寄宿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有“家”的感觉。


  越洋求学让我更早了解自己究竟要的是什么,我和妹妹都会尽学生的本分,把书念好,不让远在台湾的父母失望;本地学生大概不会有这方面的考量,就算有,也不会如此在乎吧?


  “寄宿学校计划”能让本地学生早点学习独立,同学在考试期间,还可以互相帮助。刚开始的适应时期或许会比较难熬,可是只要慢慢来,学生一定可以适应寄宿生活。


诗琳大声讲:积极参与活动才能从中受益


  独立与否是一个非常主观的观点。但无可否认的,独立意味着拥有成熟的思想,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非我行我素。


  不少青年常常嚷着要独立,认为私事不须要长辈操心、过问,自己能够自力更生,却忽略了父母为他们打点的琐事。因为洗衣、烫校服、准备早餐等家务细节都一一办妥,所以青年能够专注于自己想做的事。真正独立的青年,除了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也懂得关怀、了解周围的亲友。


  求学时期自己也曾在学校寄宿,并从中了解人际关系与相处之道,接触各种文化虽然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但独立的个性毕竟须要自小培养。寄宿不一定就能锻炼一个人的独立个性,学生必须要有尝试寄宿生活的欲望,主动、积极参与寄宿学校的各类活动,才能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