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艺菁 2007-11-03
高才生赵柯入侵学校电脑网络被控上法庭,没钱付罚款,差点得以坐牢代替,幸得匿名善心者出面替他缴付罚款。
这名中国籍的莱佛士初级学院毕业生被控在今年3月23日,利用以电脑软件盗取的密码,在莱初的电脑室里前后十次侵入其网络,浏览教职员电脑里的资料。与此同时,他也把自己级任老师电脑上的资料抄录到自己正在使用的电脑。
他侵入电脑时被初院的电脑技术员发现,副院长接到举报后,吩咐保安员报警。
这起事件让我想到一连串的问题。首先,学校的第一反应为何是报警?学生犯错,校方不是应该循循善诱,以纠正他们的行为吗?校方动辄报警捉人,怎么没考虑到一旦被定罪,一个优秀青年的前途可能就此毁了吗?
其次,学院的电脑系统为何那么容易入侵?警方的调查显示,赵柯是在互联网上偶然阅读到有关入侵网络的资料,而萌生侵入学院电脑网络的念头。“偶然阅读资料”就足以入侵系统,要不就是这名学生的电脑技术很好,要不就是学院电脑网络的保安措施太差劲了,甚至说不定曾有他人入侵,只是没被发现罢了。
可是赵柯为何要以身试法?他给的原因令人感到纳闷。
案发时,他刚领取‘A’水准成绩单,四科主修科目都考获A,三个特别试卷当中有两个特优(distinction),一个优等(merit)。这已是非常优异的成绩,他自己却认为不够好,因此“想看看其他同学的成绩,以激励自己更加努力”。但是考试都已经过了,大家即将升上大学,到了大学自然是另一番情景,此时知道同学的‘A’水准成绩又有何用?
他的另一句话,相信更能准确地反映他的心理。他说:“我的两个特别试卷考获特优,我想至少有十个人考获三个特优。”
他犯罪,相信就是为了成绩上这一点点的差别,而感到不甘心。
试想,能够报考特别试卷的学生只是少数,大多数学生若是四科主修科都考到A,就已经很高兴了,因为这表示他们可以报读大学的任何科系。但是,这名高才生却不知足,为了那一张“只考获优等”的特别试卷而耿耿于怀。究竟我们为何会培育出如此好胜心强,爱钻牛角尖的高才生?
即使他真的很想知道别人的成绩,为何不直接问同学们考得如何?即使当事人不说,校内考获“四科A,三个特别试卷特优”的顶尖成绩的有哪些人,同学之间自然会相互流传,要打听也不太难。赵柯的成绩优秀,IQ很高,但他待人处事的能力(即EQ)又如何?他要侵入电脑网络去查找同学的成绩,是否因为自己不肯放下身段去问其他同学,或是和同学们的关系不够密切?
但是,赵柯在学校里显然还是交了一些好朋友。审讯期间,约有十名同学到法庭旁听,并透过律师请求法官给予轻判。有六名好友甚至筹款,让他获得保释。
这些同学为他请愿,是基于友谊或是同情?还是他们认为他这么做情有可原,甚至感同身受,觉得自己若懂得如何侵入网络,说不定也会这么做?
网民把此案的谈论重点放在他的中国籍身份,但老实说,换作新加坡学生,难道就不会这么做吗?赵柯案究竟是独特的个案还是冰山一角,这点值得大家深思及探索。
前阵子,有许多家长纷纷投函报章,埋怨今年小六会考数学题目太难,一些学生踏出考场还哭个不停,影响了考别科的心情。
为什么区区几条数学题,就可以打跨本地莘莘学子的意志?学生从小到大,必须应付的考试那么多,如果因为一场考试就耿耿于怀,他们日后要如何面对人生的更多考验。更何况文凭不过是进入社会的一块敲门砖,一些学生和家长却把它视为个人一辈子成功或失败的指标。
一些学生真正关注的不是自己是否已尽力、是否已发挥自己的最高潜能,他们更在乎把自己和别人作比较,把排名看得特别重要。真的让他们科科都考第一,那又能证明什么?他们踏入职场后,真的就比别人表现得更优秀吗?他们的生活,真的比别人幸福吗?
我们在教育下一代的过程中,是否因过于注重灌输学术知识,而忽略了教导他们做人的道理,忘了培养他们自爱和自信?
2004年发表的数据显示,本地每6.4名成人便有1名因受到抑郁症或轻微恐惧症等精神问题所困扰,而影响效率和健康。6岁至12岁的孩童,每8名就有1名出现抑郁、焦虑和离群等情绪和行为问题。这个比例在全球相当高。这种“第一名”,我们最好还是不要。有时输了,未必是件坏事,重要的是输得起。
教导孩子面对挫折 从家里开始
莫美颜 2007-11-05
小六会考成绩放榜 孩子考不好怎办?
小六会考成绩很快就要公布,也许有些家长已开始担心万一孩子考得不好要如何应付的问题。
陪孩子领成绩单:袁凤珠说,家长不妨告诉孩子考试成绩已成定局,好坏他都要接受,父母也可以帮孩子做好最坏的打算。成绩公布当天,建议家长陪孩子领成绩单,或主动打电话了解孩子的成绩。
承认与接受失败:如果孩子考得不好,父母得加倍留意孩子的情绪变化。这时父母也要调整心态,接受孩子考不好的事实,不要觉得很没面子,很羞愧。
家长面对失败的孩子时态度也要注意。不要责备孩子,要帮助孩子接受和承认自己的失败,但别对孩子说“无所谓,慢慢来”,因为这样可能使孩子变得不肯求上进。
照样履行承诺:受挫的孩子除了感到沮丧外,他也可能害怕父母因此生气而不再疼爱他。袁凤珠给父母的忠告是:“千万别把孩子的成绩和你对他的爱挂钩。”孩子失败了,家长也得履行之前对孩子的承诺,比如答应过孩子,年底会带他出国,答应圣诞节会送礼物给他,这些都得一一照做。因为当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并没改变时,孩子便有了继续向前进的力量。
让孩子说出感受:父母应该做的事还包括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甚至一起拥抱而哭,让孩子知道你也很难过,接着跟孩子一起找出失败的原因,然后帮助他对症下药。
成就转移法:家长还可以“成就转移法”来协助孩子再站起来。方法是帮助他发现自己的优点,发挥自己的优势。当孩子感觉到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时,他的积极性就会被鼓动起来。
解除同辈压力:如果孩子担心好朋友会因此离开他或嘲笑他,父母可以告诉孩子,真正的好朋友是不会因为他的失败而离他远去,而那些因此而不理会他的朋友也不值得跟他们继续交往。
哪个孩子不希望考进自己喜欢的学校?但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如愿以偿,所以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不管他考进什么学校都一样,都必须靠自己的努力才能争取到好成绩。
小六会考刚结束,不少家长和学生便反映今年的会考数学试卷特别难,有的学生考试后还号啕大哭。有家长说,这样的卷子会毁灭考生的自信心,而且小学生年纪小,这种打击不是一般孩子容易恢复过来的,这名家长也担心,学生若来不及调整心情,还会影响接下来的考试成绩。
在数学考题事件刚尘埃落定,又传来我国西部一所中学一名女生,在领取成绩单后,怀疑成绩不理想,受不了打击,从学校3楼跳下的事故。
这些接二连三的事件,未免让人担心,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如此脆弱?
孩子因为这样那样的挫败而失去信心,变得沮丧,甚至走上自杀道路的现象,跟过去比较确实有增加的趋势。从事学生辅导工作16年的袁凤珠发现,这样的现象跟16年前相比增加了约一倍。袁凤珠是翱翔辅导服务中心主任。
孩子承受不了挫折,到底我们的社会、教育、家长和孩子出了什么问题。袁凤珠的观察发现,孩子心理素质不佳的原因其实并不单纯。
家长:硬塑理想中的孩子
新加坡是个精英社会,压力很大,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也很高,他们往往硬把孩子塞进自己理想的模式中,而忽略了孩子的承受力,以及孩子的感受和情绪变化。
现代孩子没有什么爱好和生活乐趣,平日除了读书,就是沉迷于电脑游戏或电视节目,家境过得去的可能一年跟父母出国一次,就是如此而已,生活中缺乏积极的人生动力。
这些孩子没有什么朋友,父母又忙于工作,没有聊天和吐露心声的对象的情况相当普遍。而父母命令孩子,孩子向父母报告,这样的生活方式几乎成了父母与孩子相处的全部内容,彼此缺乏沟通,或者沟通不良。还有父母过于保护孩子,比如孩子成绩不好,就转校,凡事采取逃避的态度。
孩子:青春期忧郁症受忽略
此外,就是孩子本身的问题。有些孩子遇到挫败时,比如考试成绩不如意,会觉得很没有面子,怕被别人嘲笑。
有些家长并没觉察到,青春少年会出现所谓的青春期忧郁症状,时而开朗时而郁郁寡欢,这也许跟他们的荷尔蒙变化,大脑发育有关。这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而孩子最先接触,接触得最多的应该是父母,所以袁凤珠完全同意家长在培养孩子良好心理素质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家长与孩子:寻找面对失败的力量
袁凤珠说,首先,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建立一个温馨的家庭,让家成为孩子的避风港,一个当他们成绩不理想时可以获得鼓励的地方,当他们被欺负时可以获得安慰的地方。
再者父母必须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并训练孩子以积极的精神,乐观的态度对待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人生不会一帆风顺,不如意事常八九,家长有必要让孩子知道真实的人生,并协助孩子在屡败屡战中成长。
同时家长也可与孩子分享自己的失败经历,对他们讲述英雄人物失败的故事,慢慢地孩子便有了面对失败的力量。
让孩子锻炼锻炼吧!
东方客 2007-03-31
下个星期就是4月了,日本樱花盛开的季节就到了,有人兴高采烈地在准备迎接新学年新工作,也有些人忐忑不安地默默等待着新学年新工作的开始。
看看我周围的人,我好像觉得最紧张但却最不受人注意的,可能是小学一年级的新生。
我每个月一两次在幼儿园当义工,跟孩子们玩,给孩子们讲故事,每当6岁班的孩子快毕业时,孩子们都对我说:
“我快上一年级了,真高兴。可是我得一个人上学。有点儿害怕。”
“我爸爸妈妈都有工作,放学后,我要去哪儿啊?我不知道。”
“我可以回幼儿园来吗?我可以回来见您吗?”
孩子们自觉自己长大了,都知道今后得自己上学了,他们都憧憬向往4月后的小学生活,可内心却又有无数的不安与畏惧。
在幼儿园或托儿所,父母再忙也得天天接送,孩子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伞下,无忧无虑,无所畏惧,无所紧张。
可是,上小学可大不一样,六七岁的孩子都得自己上学了。上公立小学,得自己走路上下学,上远处的私立学校,还得自己搭车或坐地铁呢。
我家附近的小学生,每天上学,得走30分钟的山坡路。如果父母开车接送,用不了5分钟,可就是不行。除非有特别事情,否则父母都不能接送,上下学都得自己走。
我三个女儿都上私立小学。老二老三都是从一年级就自己搭车上下学了。老大是从三年级才转到私立学校,她算幸运,3年级才自己搭车上下学,可她从3年级开始就得肩负着照顾妹妹安全的责任呢。那时,妻子没工作,完全可以接送孩子,可就是不行。其实孩子自己上下学,是个很好的锻炼,不但能锻炼自己的胆识,也能培养交友能力。孩子都喜欢找同学结伴上下学,上下学的交谈中,又能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何乐而不为。
写到这儿,我不禁想起在新加坡一些小学门口看到的情景。校门前边父母接送车辆一排排,孩子一走到父母的车前,一开车门,书包一扔,钻进去了。
走在路上的小学生,身旁不是自己的同学,也许是他们的父母或爷爷奶奶,也有一些可能是印尼或菲律宾女佣吧。拉着孩子的手,还给他们拿书包,拿水壶。唉,孩子的自立心都给剥夺尽了。新加坡治安那么好,交通那么方便,为什么不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呢?
(传自广岛)
本地学生常常被认为是温室里的花草,需要细心呵护照料,经不起大风的吹袭,似乎无法自力更生。事实是否如此呢?青少年又认为自己有多独立?
报道:赖诗琳
【新闻小背景】
教育部长尚达曼上个星期宣布:五所开办直通车的学校明年将推出“学校寄宿计划”(Boarding Programme),让本地学生在学校寄宿,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以及塑造个人品格。
目前,参与“学校寄宿计划”的学校包括:英华(自主)中学、华侨中学、国家初级学院、国大数理中学和莱佛士书院。教育部也不排除扩展计划的可能性,让其他学校加入。
温凯仁(15岁,英华(自主)中学中三):自中一便住在英华学生宿舍:生病时父母不在身边。
学生宿舍的生活,让我认识了很多宿舍内以及来自马来西亚的其他朋友。学校定期为宿舍学生安排游戏,无形中加强了彼此间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此外,大家都是漂洋过海到这里念书,互相帮忙的精神自然而然便产生,大家的友谊也因此更坚固。或许是读书环境不一样,我发觉和家乡柔佛州的朋友的话题少了,总感觉彼此有一种莫名的不同之处。
如果留在马来西亚念书,我想我无法学习自立。宿舍有专人帮我们清洗衣服,为我们准备早、晚餐,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完全依赖宿舍在起居饮食上的安排。宿舍平日没有准备午餐,所以我得想办法利用宿舍内的厨房电器煮点东西吃。
住在学生宿舍前后最大的不同,就是要懂得自动自发。以前有父母帮忙,自已无须为打扫房间操心,现在我得自己整理房间。
宿舍除了住着外地学生,也有住家离学校较远的本地学生入宿。他们和我们这些外地学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大家很容易就打成一片。他们其实也一样独立,懂得自律、照顾自己,有的甚至周末都不回家。不过病得严重时,他们的父母就近在咫尺;外地学生的父母怎样都不能在身旁陪着我们养病。
蔡可欣(15岁,达迈中学中三):从未体验寄宿生活:计划或能拉近和父母的距离。
本地学生的依赖性根本不是大人想象的如此,我们其实可以很独立,也渴望有独立的机会。学生不能工作赚取零用钱,经济方面自然就不独立,但是我们一般可以成熟地应付课业、课外活动、玩乐,也懂得照顾个人的基本饮食起居,不用父母担心。
有的青少年能够认清自己要的是什么,并且会自动自发以便达成目标,无奈家长花在工作上的时间比花在了解我们的时间还多,一直认为只要不到21岁,就是无法自立、不成熟的小孩。
父母因为担心孩子在外受到伤害,所以极力呵护我们,结果适得其反。家长也常认为青少年的金钱观念差,所以开销才那么高,但是他们忘了考虑物价高涨;上一代能以几毛钱买的东西,这一代则需要几块钱才买得到。
“寄宿学校计划”使得亲子间相处的机会更少,但这或许间接能达到“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效果,使得彼此更懂得珍惜相处、沟通的时间。
独立,要懂得体谅他人:苏彩芳(48岁,国大医院实验室技术人员):育有三个子女(20、19及12岁)
上一代的孩子一般生长在大家庭,父母为了维持一家生计不得不出外赚钱,孩子因此得扛起打理家务的责任,设法自己解决问题。
现今社会里,双亲同样也外出工作,但聘请女佣减轻家务事,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在核心家庭长大的孩子,样样几乎都有女佣照顾,父母一般都会尽量确保孩子所得到的都是最好的。这种情况在中上阶层的家庭更为显著。这么一来,孩子根本不需要背负小当家的责任,可以全心全意追求自己的兴趣。
这些都是造成现代孩子自我观念强,缺乏团体精神,不够自律的主要因素。独立并不表示不需要父母的关心。一个真正独立的青年不只懂得关心他人,更要懂得接受他人给予自己的关怀。同时,他也应该是一个能够自我照顾,具有领导能力,了解群体生活的重要性和懂得体谅他人的青年。
“学校寄宿计划”的确有助于培养如此优良的品性,但是家长也必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不时耐心地灌输、培养这样的品行和思想。这项计划同许多教育政策一样,唯有家长同学校紧密配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青少年同家人的关系,往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疏远,一年到头在学校寄宿,很可能会令亲子间的距离更加遥远。只要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寄宿计划,学生应该能体会各自独有的经验,从中受益。
莫隽恒(15岁,华侨中学中三):今年初在学校寄宿一个月:周末时把衣服拿回家洗。
学校为了让本地学生更了解外籍学生在宿舍的生活情况,于是安排了长达一个月的学生寄宿活动,好让我们身临其境。
因为自己已经蛮独立了,所以寄宿时,我并不需要在生活上作出大调整。宿舍的设备怎样都不比家中的来得舒适,但是基本的日常需要还算不错。比如,宿舍为学生提供洗衣机,只需几毛钱便可以洗一篮的衣服;但我比较习惯每逢周末把衣服统统拿回家洗。
另外,一些规矩是一般家庭不会有的,像宵禁和自修时段(self-study session)。寄宿的那段日子,也让我看到同学的另一面,像朋友电脑里一些新奇古怪的东西,无形中促进同学间的关系。
其实,本地学生只是在经济方面比较依赖父母,其他方面都很独立。对本地学生来说,寄宿计划的最大收获,也许就是能与同学有更深一层的接触。
施沛莹(19岁·四德女中中四):体验了五年的家庭寄宿生活:适应过程让我成长许多。
青年是否独立,主要取决于个别的性格及成长环境,寄宿不是塑造某种性格的唯一途径。
我算是蛮独立的,12岁便独自到新加坡念书。当时人生地不熟,感到非常无助时,父母又不在身边,日子还真的有些苦,好几次想放弃。虽然花了两三年时间才完全适应这里的生活,但适应过程让我成长许多,自己也学习自立。妹妹几年后也到这里念书,所以当时除了照顾自己,还得好好照顾她。
家庭寄宿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有“家”的感觉。
越洋求学让我更早了解自己究竟要的是什么,我和妹妹都会尽学生的本分,把书念好,不让远在台湾的父母失望;本地学生大概不会有这方面的考量,就算有,也不会如此在乎吧?
“寄宿学校计划”能让本地学生早点学习独立,同学在考试期间,还可以互相帮助。刚开始的适应时期或许会比较难熬,可是只要慢慢来,学生一定可以适应寄宿生活。
诗琳大声讲:积极参与活动才能从中受益
独立与否是一个非常主观的观点。但无可否认的,独立意味着拥有成熟的思想,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非我行我素。
不少青年常常嚷着要独立,认为私事不须要长辈操心、过问,自己能够自力更生,却忽略了父母为他们打点的琐事。因为洗衣、烫校服、准备早餐等家务细节都一一办妥,所以青年能够专注于自己想做的事。真正独立的青年,除了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也懂得关怀、了解周围的亲友。
求学时期自己也曾在学校寄宿,并从中了解人际关系与相处之道,接触各种文化虽然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但独立的个性毕竟须要自小培养。寄宿不一定就能锻炼一个人的独立个性,学生必须要有尝试寄宿生活的欲望,主动、积极参与寄宿学校的各类活动,才能从中受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